挽漕篇

汤汤汶水波,西骛复东注。

势虽汗漫来,止可流束楚。

发源本清浅,才夏即沮洳。

安能浮重载,通漕越齐鲁。

有时泛商舶,潦涨藉秋雨。

船官行有程,至此日艰阻。

钜野到齐东,著浅凡几处。

必资州县力,涩滞方可度。

漫村赶丁夫,所在沸官府。

先须刮流沙,推挽代篙橹。

硬拖泥水行,奚异奡荡努。

涉寒痹股腓,负重伤背膂。

咫尺远千里,跬步百举武。

兹焉幸得过,断流行复阻。

又须集牛车,陆递入前浦。

中间吏因缘,为弊不可数。

蛮梢贪如狼,总压暴于虎。

所经辄绎骚,不若被掠虏。

盻盻入海口,未免风浪鼓。

舟中一斛粟,百姓几辛苦。

今复起堰坝,壅积百方御。

木石动万计,科配困氓伍。

不思根源微,堤障深几许。

转漕本便民,广储实国补。

事功贵顺成,勉强终龃龉。

海道事已然,又复有此举。

惜将生民力,委弃若泥土。

山东实重地,一静乃可抚。

尝闻建隆间,有相曰赵普。

凡百投利人,罢遣皆不取。

以兹报国恩,后世比申甫。

黄阁十馀年,清风一万古。

形式:
收录诗词(484)

王恽(元)

王恽简介

元卫州汲县人,字仲谋。世祖中统元年为左丞姚枢征,为详议官。至京师,上书论时政,擢中书省详定官。累迁为中书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钱谷,擢材能,议典礼,考制度,为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监察御史。后出为河南、河北、山东、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见世祖于柳林宫,上万言书,极陈时政,授翰林学士。成宗即位,加通议大夫,知制诰,参与修国史,奉旨纂修《世祖实录》。恽师从元好问,好学善为文,也能诗词。有《秋涧先生大全集》。

相关古诗词

秋夜

元朝-王恽

卧榻铺筠簟,风檐递晚凉。

云枯涵旱气,星烂射寒芒。

钟鼓寒更永,乾坤夜色苍。

时危关百虑,低首拊空床。

形式:

星子镇道中

元朝-王恽

北下星关道,川开百里宽。

梦残倾锦帢,吟细缓征鞍。

土峡深回洞,山田叠醮坛。

一杯亭传酒,来为敌霜寒。

形式:

题常仁卿运使西觐纪行二首

元朝-王恽

九万鹏抟翼,孤忠驾使轺。

功名元有数,风雪不知遥。

抵北逾鳌极,维南望斗杓。

胡生摇健笔,且莫诧东辽。

形式:

题常仁卿运使西觐纪行二首

元朝-王恽

三策条民便,逾年致节旄。

梦惊羊胛日,崄历幻人刀。

碧碗昆坚异,黄金甲第高。

白头书卷里,留滞敢辞劳。

形式:

田间

元朝-王恽

斜日秋瓜圃,云间雨过初。

平畴交晚吹,凉意满轻裾。

草木浮元气,河山拥草庐。

拊心欣有得,重展故人书。

形式:

午憩阳城北龙泉寺

元朝-王恽

倦客鞭催急,龙泉一解鞍。

在家贫亦好,行路古来难。

寺古松杉老,山空水石寒。

万松亭废久,重拂短碑看。

形式:

清苑道中

元朝-王恽

野店春风里,行人避绣衣。

剑华寒有晕,山日惨无辉。

孤隼梢云下,群鸦结阵飞。

惊鸥无远泛,事外本忘机。

形式:

辞长乐先垄

元朝-王恽

展墓过农里,衔恩使远方。

气随天北转,人与雁南翔。

肝胆孤忠在,江湖去路长。

此回当自信,不必泥行藏。

形式:

望舍弟消息

元朝-王恽

忆弟居穰县,嗟予宦建阳。

三书曾未报,一别谩相望。

喜信占晨鹊,清吟梦夜床。

残年能几许,长与汝参商。

形式:

高邮道中

元朝-王恽

筑甬馀三百,湾环护漕沟。

重桥穿宝应,一岸入高邮。

水陆开亭转,烽烟静塞愁。

腰缠无十万,官遣上扬州。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