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崔有顶我为庐,日君月妃霍下趋。
梳风洗雨耳自醒,玉帝诏许担宸居。
周公仲尼在左右,勘点六籍开凡愚。
曾经秦祸多散阙,郑笺毛传悲纷如。
精神感通若亲授,损益殷夏还其初。
忆君低回校天禄,高论自遣陈言锄。
况今卓绝离人境,妙悟岂可常情拘。
飘零每疑梦魂到,惝慌忽堕西南书。
韩吕之相以类聚,程张之师以道俱。
业调甘酸嗜秦炙,肯逐象罔迷玄珠。
分明愤发贯篇首,端的镂写传吾徒。
乃知山中新所得,慢简闲编皆弃馀。
修林远岭秋映蔽,浓花近院春扶疏。
雕胡已馈豆笾静,黄独未斸筐篮孤。
垂竿桐江笑短弱,负鼎莘野嫌豪粗。
岷峨崔嵬留后拒,滟滪突兀催前驱。
莫嗔猿鹤不解事,与民由之诚丈夫。
宋温州永嘉人,字正则,世称水心先生。孝宗淳熙五年进士。历太学正、博士,尝荐陈傅良等三十四人,后皆召用,时称得人。宁宗朝累官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开禧北伐,因力主抗金,为韩侂胄所重。曾数次派兵袭击江北金军,又于江淮措置屯田,修筑堡坞,以为战守之计。及侂胄败诛,被夺职。奉祠十三年,杜门著述,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后世推为永嘉学派之巨擘。卒谥忠定。有《水心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