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六十宿,淹泊情不洽。
前途得通津,客况喜出闸。
平流一川稳,丛苇两岸夹。
好风绿阴来,黄鸟啼恰恰。
南船各相傍,北客焉得狎。
蛮歌楚伧和,香稻吴娘锸。
明知渐近家,畏路接眉睫。
近闻黄河流,怒气中尚挟。
治河如筑舍,国计司农乏。
尽输竹楗沈,更费柳帚压。
坐视淮泗民,为鱼鳖鹅鸭。
馀生犹应役,妇女助畚锸。
庙堂宵旴忧,疏瀹岂无法。
九年始殛鲧,厥罪浮令甲。
书生托空谈,快意取一霎。
作诗摅愤懑,强韵苦难押。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