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海所环无一山,寻常负却登临眼。
蟹肥菊放迫节物,何地褰裳呷酒盏。
鸳湖亭长用老谋,邀托层楼比绝巘。
淞滨长水杂人影,飞升笑揖蓬莱馆。
跨虚栏楯列须眉,十客各惜遗鸡犬。
其时雨乱烟雾迷,俯瞰万屋覆盂碗。
市车低蹙龙蛇奔,江艇疾穿凫鹥远。
茫茫家国梦痕存,片念已教千浪浣。
吾侪结习搅肝膈,截句索纸自裁剪。
茗坐互起苍蝇声,佣保瞠视嘲偃蹇。
嗟窜海角尸戮民,三逢重九眉未展。
世难益急精已亡,馀对胜流护残喘。
胼胝何术援饥溺,稷契并作嵇康懒。
后生解娱今日无,有泪应添潮汐满。
餐罢灯火辉天墟,高下烛龙恣蜒蜿。
飙散悲歌扪腹还,记取胡羊尝一脔。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