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疾谢柳道传张子长惠药

处世五十年,寡嗜仍少病。

天与两目光,炯炯素清净。

前年翳生左,赤脉欻交横。

审因察其源,五色非所竞。

学书信夙习,耽读亦本性。

虽于二事切,未必致兹证。

从来不解饮,杯勺强酬应。

积毒根胃肠,标表发昏瞢。

针刺争杂施,流血和泪迸。

丹砂与空青,数市窘赀罄。

栀檗动盈筐,日啖不论命。

重氛幸全扫,馀眚时一盛。

荏苒三载间,视眺犹未莹。

偏盲亦何害,忌者遂相庆。

惟兹二三友,为我忧怲怲。

许君屡贻书,力劝宜习静。

损读复省思,默坐但微瞑。

心肾上下居,火实以水胜。

炎炎降不怒,行之久自定。

殷勤柳与张,有便常致讯。

为言医法难,俗师慎毋听。

一朝得奇药,千里转持赠。

缄封谨视护,述语颇详竟。

开罂异香发,著箸金膏凝。

试之累旬日,奇效他莫并。

感之欲次骨,报尔无照乘。

我生未见道,绝尘悦犹瞠。

眊焉惭训言,亦岂中未正。

扶持谢诸公,磨刮完两镜。

渐惊容衰老,谬忝小邑令。

乡山杳在望,归船行可榜。

把卷欣复适,看云远相映。

挥弦送孤鸿,飘然动高兴。

从令没暮齿,不复忧伥伥。

永怀何能忘,临风寄孤咏。

形式:
收录诗词(137)

吴师道(元)

吴师道简介

元婺州兰溪人,字正传。工词章。英宗至治元年进士,授高邮县丞,调宁国路录事,迁池州建德县尹,皆有惠政。召为国子助教,寻升博士。其教一本朱熹之旨,而遵许衡之成法。以礼部郎中致仕。有《吴礼部诗话》、《敬乡录》、《吴正传文集》等。

相关古诗词

送友人

元朝-吴师道

秋风吹古道,木叶堕征衣。

明月今宵缺,孤云何处飞。

关山行路恶,文字赏音稀。

莫待相思剧,天寒早赋归。

形式:

送人北归

元朝-吴师道

被褐南州客,依先北府居。

起辞从事辟,归读古人书。

暮雨江云湿,春风汴柳疏。

他年有来雁,毋惜问何如。

形式:

题官舍壁

元朝-吴师道

官舍千峰里,迎秋气已清。

池烟明鹤影,林雨断蝉声。

红惜芙蓉落,青怜薜荔生。

今朝少公事,吟啸且怡情。

形式:

春日杂咏二首

元朝-吴师道

二月忽将半,一春能几时。

寒随鸿雁别,雨赴杏花期。

江水碧于酒,山云白似炊。

登楼思无限,孤客在天涯。

形式:

春日杂咏二首

元朝-吴师道

怒雹时闻落,惊雷夜转多。

摧花亦太甚,裂树欲如何。

幸不关调燮,犹应废啸歌。

明朝好风日,一舸弄春波。

形式:

中秋泊淮安望张仲举助教不至

元朝-吴师道

中秋淮浦夜,谁共好怀开。

看月坐复坐,可人来不来。

独谣惭短思,多病负深杯。

想见芜城路,吹箫拥醉回。

形式:

江山秋色图

元朝-吴师道

江南何处景,一幅淡含晖。

草木半黄落,楼台深翠微。

桥连秋水渡,船与暮云归。

我亦渔樵客,怅然思拂衣。

形式:

为叶敬甫赋母线石

元朝-吴师道

密密线缝裳,依依石在匡。

石如心不转,线与恨俱长。

尚想精神聚,宁容发体伤。

殷勤珍袭意,尔后永毋忘。

形式:

寄友

元朝-吴师道

聚散悠悠水上萍,相思千里梦魂惊。

门扃白日闲花落,愁入春风芳草生。

天北云遥回雁影,江南春尽老鹃声。

飘零王粲今何处?

想见登楼此日情。

形式:

送林初心

元朝-吴师道

溪上开樽洗客尘,千篇高咏句清新。

春风冠盖英雄梦,夜雨江湖老大身。

万里燕山驰壮气,十年吴国起闲人。

时来须得文章力,去看薇花紫禁春。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