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三十四,张叟为写照。
是时气方豪,抱膝坐长啸。
侵寻落尘网,行止非意料。
一梦迫桑榆,回头失吾少。
自观疑隔世,那免旁人笑。
沈生技入神,下笔天下妙。
曩者京洛游,不轻貌权要。
朱门致厚币,却去臂频掉。
独爱山泽臞,足音赴蓬藋。
老夫正避客,畏热如畏烧。
潇洒实藉兹,掀髯引同调。
吴缣六尺雪,静对屏听眺。
三日画始成,投床忽狂叫。
张图示左右,童稚皆曰肖。
乃知神理凭,在骨不在貌。
一杖两棕鞋,清凉彻毛窍。
高杨荫风渚,密竹移烟峤。
外势拓微茫,中深藏䆞窱。
过桥茅宇远,转径柴篱绕。
力圃方自今,幽情老弥劭。
允宜置丘壑,何用谈廊庙。
稍待条甲成,重烦添药铫。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