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梨岭庙前老松树,旧与岭势争岧峣。
此庙有兴废,此松阅世不知凡几朝。
亦不知其高几万丈,直从山根拔起上蔽山之椒。
今来何阒寥,竽籁不复闻箫韶。
可怜去年秋,已作霹雳焦。
雷公斩断青虬腰,白鹤飞去谁能招。
岂无楩楠与竹柏,坐觉满山气象入望成萧条。
独留古根深涧底,神呵鬼护如灵苗。
茯苓岁久化琥珀,居人德薄何敢以幸邀。
翻思十年前,东南寇盗蜂拥潮,山童石赭供爨樵。
汝于此时幸得脱,贼兵不斫乃被野火烧。
天既赋良材,使得干云霄,胡为灰劫随僧寮。
长成艰难摧拉易,自古在昔非今朝。
呜呼,自古在昔非今朝。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