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上升后,灵山忽涌濆。
化成千尺峰,乃是双石笋。
诡异穷堪舆,象滋靡域畛。
幻化石有灵,包解笋无尽。
危矼如防盛,列石类栏楯。
锐如浮图矗,鑯如剑戟展。
阔如波涛散,蹙如篆籀紧。
或属而骆驿,连迮复徐引。
或宫而障围,撑拄匪囚僒。
或如经天星,未及尺而陨。
或如灵胡掌,襞裂地为坟。
象物总杂糅,攫搏互驳舛。
大地刻玲珑,神匠碎齑粉。
琢镂鬼尽惊,奇谲天亦哂。
我来陟此冈,凭高数嶾嶙。
指顾眩景光,心目困摭捃。
西北山中折,势与削成准。
沆砀仙都出,青缥翠微近。
庐江画衣带,池阳堆庾囷。
虚烟长蔼蔼,人语或殷殷。
侧足临大荒,倾耳扣虚牝。
片石投下空,䃔䃧似雷霣。
中天腐骨轻,下界夕阳隐。
生年厄枯䈙,世事丛苞稹。
安知石能言,不以我为箘。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 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