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山须到颠,寻水须到源。
我从泉源来,送汝归山根。
上流九十九,并力同作喧。
前行经玉渊,尽为潭所吞。
既吞不胜受,含雪空中喷。
急峡跨飞桥,约束遏其奔。
一条夭矫龙,中有跌断痕。
挟此万古怒,轰轰争一门。
游人不敢立,足底防澜翻。
松风吹细雨,到寺将黄昏。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