蔼蔼春候至,天气和且清。
端居抚流化,久惬静者情。
浮阳起丛壑,流烟散孤城。
岸条发潜颖,园奔含初荣。
写襟旷明霁,览物纡游行。
目悦双飞雉,耳感孤鸣莺。
形运自相代,神理谁为名。
往规与时逝,来虑随年并。
心存汉阴灌,躬敩南阳耕。
疏还念知止,庄论持达生。
自非秉昭旷,能不婴世营。
明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刘瑾用事,谢病归。瑾败,以荐除中书。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景明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宠”。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以病投劾归,抵家而卒。与李梦阳齐名,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即所谓“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后,论诗每相牴牾。申何者谓何诗俊逸,李诗粗豪,盖风格实有区别。有《大复集》、《雍大记》、《四箴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