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道喻五十韵以勉忘忧进道

昔我学鼓琴,豪气凌青天。

轻笑此小技,何必师成连。

宝架翻旧谱,对谱寻冰弦。

自弹数十弄,以为无差肩。

有客来劝予,因举庄生篇。

时君方诵书,轮扁居其前。

释椎而入请,何故读残编。

上古已久矣,不得见圣贤。

遗书糟粕馀,与道云泥悬。

臣年七十秋,双鬓如垂绵。

斫轮固小巧,巧性非方圆。

心手两相应,不能语子焉。

是知圣人道,安得形言诠。

至今千载间,此论不可迁。

琴书纸上语,妙趣焉能传?

不学妄穿凿,是为谁之愆。

今方谒弭君,服膺乃拳拳。

相对授指诀,初请歌水仙。

吟猱不逾矩,节奏能平平。

起伏与神会,态状如云烟。

朝夕从之游,琴事得大全。

小艺尚如此,大道宁不然。

当年嗜佛书,经论穷疏笺。

公案助谈柄,卖弄猾头禅。

一遇万松师,驽骀蒙策鞭。

委身事洒扫,抠衣且三年。

圆教摄万法,始觉担板偏。

回视平昔学,尚未及埃涓。

渐能入堂奥,稍稍穷高坚。

疑团一旦碎,桶底七八穿。

洪炉片雪飞,石上栽白莲。

佛祖立下风,俯视威音先。

忘忧西域时,师我求真筌。

经今十五春,进退犹迁延。

望涯自退缩,甘心嗟无缘。

将求无价宝,未肯酬一钱。

未启半篑土,欲酌九仞泉。

美玉付良工,良工得雕镌。

良金不受冶,徒费炉韝煽。

闻君近好琴,停烛夜不眠。

弹之未期月,曲调能相联。

君初未弹时,曾不知勾蠲。

学道亦如此,惟患无精专。

谁无摩尼珠,谁无般若船。

立志勿犹豫,叩参宜勉旃。

他时大彻悟,沛然如决川。

毛端吞巨海,芥子含大千。

瞬息一世过,生死相萦缠。

此生不得觉,旷劫徒悲煎。

吾言真药石,疗子沈疴痊。

形式:
收录诗词(734)

耶律楚材(元)

耶律楚材简介

金元间义州弘政人,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族。耶律履子。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金末辟为左右司员外郎。元太祖定燕,召见,处之左右。呼为长髯人(蒙语:吾图撒合里),每征讨,必命之卜。太宗即位,命为主管汉人文书之必阇赤,汉称中书令,事无巨细,皆先白之。定君臣礼仪;反对以汉地为牧场之议,立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建立赋税制度;请军民分治,州县长吏治民事,万户府理军政,课税所管钱谷。太宗五年入汴时,请废“攻城不降,矢石一发即屠城”之制。九年,定以经义、词赋、策论取士之制。乃马真后称制时,渐失信任,抑郁而死。卒谥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相关古诗词

过阴山和人韵其二

元朝-耶律楚材

羸马阴山道,悠然远思寥。

青峦云霭霭,黄叶雨萧萧。

未可行周礼,谁能和舜韶。

嗟吾浮海粟,何碍八风飘。

形式:

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

元朝-耶律楚材

毡庐同抵足,谈道月西沈。

议论馨香发,文章蕴藉深。

正便边氏腹,不上谪仙襟。

自得逍遥意,何须泊邓林。

形式:

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

元朝-耶律楚材

丰城三尺剑,神气尚埋沈。

确论穿杨的,生机劈筈深。

天真贮便腹,浩气塞征襟。

伫看泽天下,清风冠士林。

形式:

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

元朝-耶律楚材

破船无渗漏,流水不能沈。

雾锁青山秀,花藏古径深。

白云陪野兴,晴月洗烦襟。

绝后重苏息,飞花枯木林。

形式:

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

元朝-耶律楚材

隐隐三星出,依依片月沉。

鹤飞辽海阔,猿啸楚山深。

柳色云沾袖,芦花雪满襟。

普天秋意露,一叶坠梧林。

形式:

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

元朝-耶律楚材

玄珠罗帐密,寒鼎篆烟沉。

翡翠疏帘隔,琉璃古殿深。

本来无垢体,何必拂尘襟。

斫却蟾中桂,方成假若林。

形式:

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

元朝-耶律楚材

鳌饵不须针,聊将玉线沈。

须弥犹未大,渤海岂为深。

悟后牛穿鼻,迷时马有襟。

弋人何所慕,幽鸟在嵩林。

形式:

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

元朝-耶律楚材

个事不容针,迷途自陆沈。

西天三步远,东海一杯深。

凉月盛玄钵,轻云剪素襟。

曹溪无一滴,波浪沸禅林。

形式:

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

元朝-耶律楚材

流波无放荡,死水暮平沈。

机尽方钩隐,纶空正钓深。

赤心休惜口,青眼好开襟。

误捉溪中月,人人似翰林。

形式:

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

元朝-耶律楚材

梦觉方知错,生平自屈沈。

涤尘千㵎外,遗照乱松深。

柳带缝穿屣,荷衣缀破襟。

寂寥选佛味,何似宴琼林。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