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 · 行路难

汉家名臣杨德祖,四代五公享茅土。

父子兄弟绾银黄,跃马鸣珂朝建章。

火浣单衣绣方领,茱萸锦带玉盘囊。

宾客填街复满座,片言出口生辉光。

世人逐势争奔走,沥胆堕肝惟恐后。

当时一顾登青云,自谓生死长随君。

一朝谢病还乡里,穷巷苍苔绝知己。

秋风落叶闭重门,昨日论交竟谁是。

薄俗嗟嗟难重陈,深山麋鹿可为邻。

鲁连所以蹈东海,古往今来称达人。

形式:

诗词简介

《杂曲歌辞·行路难》是李颀的诗作。

注释

汉家:汉朝皇家。

名臣:有名的臣子。杨

德祖:杨修,字德祖,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曾任魏武帝曹操的主簿。其才华曹操亦自叹不如,且以袁术之甥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东汉名臣杨震的玄孙,太尉杨赐之孙。杨彪的儿子,出身东汉名门“弘农杨氏”。《后汉书》“自震至彪,四世太尉”。

四代:四代人。

五公: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

享:享受。

茅土:白茅包裹的封土。代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

父兄:父亲和兄长。泛指家中长辈。

子弟:子与弟,指子侄辈,泛指年轻后辈。

绾:系。挽;牵。掌握。

银黄:白银和黄金。银印和金印或银印黄绶。借指高官显爵。颜师古注“银,银印也;黄,金印也。”李周翰注“银黄,谓银印黄绶。”

跃马:腾跃马匹。策马驰骋腾跃。指贵显得志。

鸣珂:鸣响玉珂。珂,马笼头上的饰玉。似玉的美石。白玛瑙。

朝:上朝拜见皇帝于。朝向。

建章:建章宫。汉代宫殿建筑群。在汉长安城直城门外的上林苑中。《三辅黄图》“周二十余里,千门万户,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毁于新莽末年战火中。

火浣:火浣布,指用石棉纤维纺织而成的布。由于其具不燃性,在火中能去污垢。常称“火浣布”或“火烷布”。

单衣:单层的衣衫。单层无里子的衣服。古代官吏的服装,或为朝服。

绣:刺绣的。

方领:指领角呈方形的领型。如领面较窄,则称小方领。

茱萸:绣有茱萸的。又名“越椒”“艾子”,一种常绿带香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

锦带:织锦的衣带。

玉:饰玉的。

盘囊:鞶囊。系在腰间的皮制囊袋,用以盛物。古代官吏用来盛印绶的革制袋囊。盘,通“鞶”。

宾客:贵宾和客人。

填街:填塞街道。

复:又,再。

满座:坐满座位。谓人多。

片言:只言片语。简短的文字或语言。

辉光:光辉华采。

世人:世上的人。时世之人。

逐势:追逐势力或时势。

争:争相。竞争于。奔走:急行。谓为一定目的而忙碌。奔走游说以趋利。

沥胆隳huī肝:隳肝沥胆。剖肝沥胆。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尽表忠心。隳,毁坏城墙或山头;毁坏。隳肝,毁掉肝脏。沥胆,滴沥胆汁。

唯恐后:唯有恐惧落后。

当时:正当那个时候。昔时。

一顾:一看。一次回头顾看。

生:生出。产生。

青云:青色的云。青天的云。指高空的云。亦借指高空。喻高官显爵。

自谓:自己称谓。自以为。

生死:生和死。从生至死。

长随君:长久跟随君王或君子。

一朝:一旦。一天早晨。

谢病:感谢病假。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

因病。告病。

还:归还。

乡里:乡村和城市里巷。故乡的里巷。周制,王及诸侯国都郊内置乡,民众聚居之处曰里。泛指乡民聚居的基层单位。穷巷苍茫绝知己。

秋风落叶:指秋风扫尽了落叶,一片凄凉的场景。

闭:关闭。闭合。

重门:重重门户。双重的院门。

论交:争论与交谈。论辈分大小结交;交朋友。

竟谁是:究竟是谁。

薄俗:被淡薄忘记的好习俗。轻薄的习俗,坏风气。

嗟嗟jiē:感叹声声。表示招呼或感慨、赞美等。难重陈:难以重新陈述或陈列。

麋mí鹿:又名四不象,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得名四不像。

下为邻:下来作为邻居。

鲁连:鲁仲连,尊称“鲁仲连子”或“鲁连子”,战国末期齐国人。著名说客。助田单复兴齐国,说赵魏两国联合抗秦。不肯做官,隐居东海。

所以:之所以。为此所以。

蹈:踏。赴。

沧海:指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亦指我国古代对东海的别称。古往今来:从古到今。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称:称作。称赞为。

达人:四处通达之人。通达事理的人。显赫发达之人。

收录诗词(124)

李颀(唐)

李颀简介

李颀,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汉族,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市西)人,唐代诗人。开元十三年中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相关古诗词

琴歌

唐朝-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形式: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唐朝-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形式:

送魏万之京

唐朝-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形式:

送陈章甫

唐朝-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形式: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唐朝-李颀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形式:

古意

唐朝-李颀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雪飞,未得报恩不能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形式:

古从军行

唐朝-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形式:

留别王卢二拾遗

唐朝-李颀

此别不可道,此心当报谁。

春风灞水上,饮马桃花时。

误作好文士,只令游宦迟。

留书下朝客,我有故山期。

形式:

塞下曲

唐朝-李颀

少年学骑射,勇冠并州儿。

直爱出身早,边功沙漠垂。

戎鞭腰下插,羌笛雪中吹。

膂力今应尽,将军犹未知。

形式:

寄镜湖朱处士

唐朝-李颀

澄霁晚流阔,微风吹绿蘋。

鳞鳞远峰见,淡淡平湖春。

芳草日堪把,白云心所亲。

何时可为乐,梦里东山人。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