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之麓山匼匝,双峰拱峙作门阖。
枝撑长讶巨石坠,攀跻惟恐两厓合。
寿藤古木相夤缘,一径阴沈少见天。
脚底溟蒙踏云气,顶上喷洒过飞泉。
霞城乳窦亘山足,阳壑阴岩互攒簇。
朱砂洞室趾天都,采药仙源接香谷。
振衣直向老人峰,曾云叠涌铺虚空。
初似炊烟浮树杪,却看肤寸起封中。
绵绵飞絮却复迎,团团车盖遥相并。
白衣苍狗半有无,楼阁华鬘递穿迸。
荡胸触石弥絪缊,车马决骤旌旗棼。
如涛如浪复如海,至竟但可名为云。
须臾云归如鸟集,晞发青松身湿湿。
回头却望老人峰,伛偻仍向天都立。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 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