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扬子江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岸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形式:

诗词简介

《渡扬子江》是唐代诗人丁仙芝创作的一首秋景诗。此诗八句四十字,抓住了船行江中,人的视野灵活变化的特点来布设景物,构思新颖。诗人感受独特,诗中画面新鲜。全诗写秋景、秋声,都从船上人的视觉、听觉的感受入手,这也是它不同于其他秋景诗的地方。

翻译

船行到江心的时候抬头远望,只见两岸的景色清晰地映照在辽阔的水面上。

扬子驿盖在树林的开阔处,而对面的润州城则矗立在群山中。

海的尽头岸边上阴暗幽静,江面上来自北方的秋风吹起了阵阵的寒意。

在枫叶掉落的淅沥声中,带来了秋天的讯息。

注释

扬子江:因有扬子津渡口,所以从隋炀帝时起,南京以下长江水域,即称为扬子江。近代则通称长江为扬子江。

桂楫:用桂木做成的船桨。指船只。中流:渡水过半。指江心。

空波:广大宽阔的水面。明:清晰。

扬子驿:即扬子津渡口边上的驿站,在长江北岸。属江苏省江都县。

润州城:在长江南岸,与扬子津渡口隔江相望。属江苏省镇江县。

边阴静:指海边阴暗幽静。

朔吹:指北风。吹读第四声,原作合奏的声音解,此处指北风的呼呼声。

淅沥:指落叶的声音。度:传过来。

收录诗词(16)

丁仙芝(唐)

丁仙芝简介

唐润州曲阿人,字元祯。玄宗开元进士。为馀杭尉。工诗。

相关古诗词

京中守岁

唐朝-丁仙芝

守岁多然烛,通宵莫掩扉。

客愁当暗满,春色向明归。

玉斗巡初匝,银河落渐微。

开正献岁酒,千里间庭闱。

形式:

长宁公主旧山池

唐朝-丁仙芝

平阳旧池馆,寂寞使人愁。

座卷流黄簟,帘垂白玉钩。

庭闲花自落,门闭水空流。

追想吹箫处,应随仙鹤游。

形式:

剡溪馆闻笛

唐朝-丁仙芝

夜久闻羌笛,寥寥虚客堂。

山空响不散,溪静曲宜长。

草木生边气,城池泛夕凉。

虚然异风出,仿佛宿平阳。

形式:

和荐福寺英公新搆禅堂

唐朝-丁仙芝

上人久弃世,中道自忘筌。

寂照出群有,了心清众缘。

所以于此地,筑馆开青莲。

果药罗砌下,烟虹垂户前。

咒中洒甘露,指处流香泉。

禅远目无事,体清宵不眠。

枳闻庐山法,松入汉阳禅。

一枕西山外,虚舟常浩然。

形式:

越裳贡白雉

唐朝-丁仙芝

圣哲承休运,伊夔列上台。

覃恩丹徼远,入贡素翚来。

北阙欣初见,南枝顾未回。

敛容残雪净,矫翼片云开。

驯扰将无惧,翻飞幸不猜。

甘从上林里,饮啄自徘徊。

形式:

赠朱中书

唐朝-丁仙芝

十年种田滨五湖,十年遭涝尽为芜。

频年井税常不足,今年缗钱谁为输。

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

而我守道不迁业,谁能肯敢效此事。

紫微侍郎白虎殿,出入通籍回天眷。

晨趋彩笔柏梁篇,昼出雕盘大官膳。

会应怜尔居素约,可即长年守贫贱。

形式:

戏赠姚侍御

唐朝-丁仙芝

繁霜晓幕鸣柏乌,待子兽炭然金炉。重门启锁紫髯胡,新披骢马陇西驹。

头戴獬豸急晨趋,明光殿前见天子,今日应弹佞幸夫。

形式: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朝-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

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

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君回。

形式:

江南曲五首

唐朝-丁仙芝

长干斜路北,近浦是儿家。

有意来相访,明朝出浣纱。

形式:

江南曲五首

唐朝-丁仙芝

发向横塘口,船开值急流。

知郎旧时意,且请拢船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