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得苏诗施注宋椠残本即商丘宋氏藏者

国初海虞有二本,其一寅岁收六丁。维时湖南宝晋叟,把卷凭阁看飞荧。

宋元旧本镂次第,独此未及传模型。可怜醴泉化度法,瑶台戍削留娉婷。

也是园翁痛著录,不得再嗅隃麋馨。一朝东吴故家得,四十二卷重汗青。

黄州判官有旧梦,笠屐图子来丁宁。《由仪》篇忽上客谱,束广微滥吹竽听。

衔姜黠鼠到潜采,众目特让查田醒。江南书手费影写,掇拾想像于奇零。

施注实惟施顾注,施家苏学诒过庭。绍兴书蒇嘉泰岁,淮东板出仓曹厅。

汉孺楷书作佳话,湖州诗狱此又经。《石鼓文》与《会稽志》,同时校椠新发硎。

陵先生世莫识,要以土蚀成青萍。卷前惜阙谱及目,世间仅此凤与星。

适者又得《顾禧集》,文字聚合凭精灵。重开此本傥异日,敢任嘉谷滋蝗螟。

摹公书帖奉公象,笑彼亭长署杜亭。我当焚香日望拜,公乎弭节来云軿。

形式:
收录诗词(41)

翁方刚(清)

翁方刚简介

翁方刚,字正三,号覃溪,大兴人。乾隆壬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内阅学士,降鸿胪寺卿。重宴鹿鸣,赐三品衔,重宴琼林,赐二品衔。有《复初斋集》。

相关古诗词

望罗浮

清代-翁方刚

只有蒙蒙意,人家与钓矶。

寺门钟乍起,樵客径犹非。

四百层泉落,三千丈翠飞。

与谁参画理,半面尽斜晖。

形式:

重阳后五日同裕轩辛楣游城南万泉寺

清代-翁方刚

活活蒸冬水,先迎冷客来。

僧房扫黄叶,禅榻即苍苔。

酝酿村阴意,商量野菊开。

谁能未花日,闲步问丰台。

形式:

重阳后五日同裕轩辛楣游城南万泉寺

清代-翁方刚

十年食藕处,有寺已无亭。

草径幽能熟,兰襟淡更馨。

雨兼萑苇响,泉带辘轳听。

意在寒林背,西山分外青。

形式:

清泉亭

清代-翁方刚

小县临官道,江流曲抱城。

亭依厓壁立,泉似长官清。

乳雪岩花沫,松风石铫声。

倦游三十载,为我濯尘缨。

形式:

秋晚回试高州重题城月驿壁

清代-翁方刚

秋在朝凉午燠闲,人归黄篾碧溪湾。

数椽聚处成官驿,一鸟飞边得远山。

院雨记听蕉叶响,庭苔似点菊花斑。

应知路渐高凉近,许借层窗此豁颜。

形式:

送姚姬传郎中假归桐城

清代-翁方刚

纵观当代述人文,前辈诸公用意勤。

清庙明堂庀梁栋,深山大泽蓄风云。

开元大历非空貌,秀水新城莫漫云。

君去重编《海峰集》,肯随北地乞余芬。

形式:

送姚姬传郎中假归桐城

清代-翁方刚

几宵东观翻书手,忽拨残更岳顶云。

示我天门詄荡语,如披玉策赤青文。

飞扬逸气鞭鸾凤,窈渺清斋写典坟。

江畔皖公山纵好,有何岩壑可留君。

形式:

栖霞道中示蕴山

清代-翁方刚

从我负书非曰归,诗情先逐晓云飞。

重阳细雨迟黄菊,六代精蓝冷翠微。

远眺合教青眼共,深谈喜未素心违。

洞天且莫题名姓,苔藓蒙蒙恐湿衣。

形式:

钤山堂

清代-翁方刚

堂倚袁江麓势偏,青峰俯愧碧潺湲。

大鸡韩孟联吟好,小吏庐江乐府传。

莫认故巢思孔翠,试凭后学洒山川。

世间岂少藏修者,岑寂书窗二十年。

形式:

赵北口

清代-翁方刚

瀛鄚之间半烟水,村闾如画接渔船。

记从鸂滱溪头望,诗思蒙蒙三十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