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岸百尺高,水落岸容槁。
火云蒸久旱,旭日秋杲杲。
田家候鸡鸣,趁伴起最早。
放闲惜牛力,饱食眠秋草。
不念妇子疲,提携及襁褓。
桔槔远灌田,俯仰困机巧。
单衣汗沾背,满面尘不澡。
锣鼓悬柳阴,儿童事击考。
金燥革亦乾,愁声振林杪。
土音带蛮猺,过客不尽晓。
劳歌有酬答,各自相媚好。
丰荒关天运,转瞬谁得保。
民愚亦可怜,聊用慰翁媪。
对之我抱惭,饥驱空扰扰。
人言行路心,择食苦不饱。
此意行巳坚,毋为乱怀抱。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