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上吴山北,遂过吴山南。
茂树悉剪薙,馀石空巉岩。
向来华屋处,十不存二三。
忽如入壶天,偶得羽人庵。
阅画有远意,评诗无俗谈。
背湖万松岭,面江三茅观。
人烟向如织,今者篁竹半。
猎士捕乳虎,伏弩行者断。
野兽出城市,白昼无忌惮。
昨仅获其一,此事可三叹。
谁家有幽居,下瞰烟云洲。
西极夕阳外,东穷沧海头。
一览不欲尽,翠树蓄其楼。
主人雅好事,置酒更献酬。
禹穴渺何许,指视令人愁。
酒中泛酥椒,酒味弥芳烈。
果蔬无不佳,霜螯风味绝。
卜夜意未阑,醉归步微月。
人生了一日,世故剧琐屑。
穷达不足云,兴亡讵须说。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