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沟残雪明檐牙,园林一例春气加。
眼目晃漾筋力弛,杂树日出翻鸱鸦。
岁岁今辰挑菜节,钵山诗老相要遮。
潭汜深靓峦壑秀,构架亭馆笼晴霞。
摘蔬剪韭映鼎碗,错列炙雁堆蒸豭。
主人嬲客轰百盏,势若克敌金鼓挝。
呼声动地屋瓦震,旗靡辙乱西日斜。
乍肯受降到膝席,抱头窜避同鹿䴥。
堂堂斯人竟蜕去,城中好事今谁耶。
壁间诗句几剥落,藤萝小径空藏蛇。
当时坐客亦星散,或役江海羁京华。
欲沿故事揽风物,出门谁诣回游车。
况复世难迫旦暮,上下屼𭖆交纷拿。
疮痍饿殍极千里,荡洗宁问犁与耙。
吾侪追念饮文字,承平遭际犹堪夸。
自摩鬓发忍腹痛,坐嗅墙梅三两花。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