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泗方合流,洪湖际𬈑漠。
水所从来高,其势建瓴若。
长堤亘首尾,力敌万锁钥。
近传泗州城,三板没郛郭。
澄波见井灶,了了鱼虾跃。
淮阳地尤卑,东岸狂澜剧。
十年费国计,万杵鸣橐橐。
排桩内甃石,陡起堵墙削。
禹功纪告成,注海有疏瀹。
不闻当横流,扼吭恣喷薄。
决口既须塞,减水孰开凿。
九道湮成河,沙田梗流恶。
放之使行地,汗漫无归着。
天下本一家,扬州忍为壑。
移亡及身事,丘墓伤淹泊。
可怜水乡民,不及蛙黾乐。
九重亟轸念,南幸求民莫。
河岳尽怀柔,淮神敢行虐。
天功即帝力,愚贱矧可度。
我来爱涟漪,正值沙水涸。
一程涤烦懑,清旷迥逾昨。
夕阳射湖东,欲落尚未落。
忽然得新句,放眼向寥廓。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