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八日张仲举赵伯器吴伯尚王元肃同游西山玉泉遂至书山

肃清门外春草青,背城曼衍趋郊坰。

西山晓晴出苍翠,高下不断如连屏。

道傍巨冢乌鸟噪,寒食野祭遗膻腥。

沟深路狭雪泥在,缓控瘦马仍竛竮。

行行山近寺始见,半空碧瓦浮晶荧。

先朝营构天下冠,千门万户伴宫庭。

寺前对峙两飞阁,金铺射日开朱棂。

截流累石作平地,修梁雄跨相纬经。

平台当前白玉座,刻镂精巧多殊形。

常时御舟此游幸,清箫妙管鱼龙听。

沿堤万柳著新绿,未见蒲苇弥烟汀。

凫飞鹭起渺空阔,使我清思凌沧溟。

游船两两棹歌起,亦有公子携娉婷。

主僧说法据高座,撞钟击鼓声发霆。

欣然肃客道周历,顾瞻幻怪何神灵。

后园小殿翳花木,绣帏香阁犹深扃。

坐陪方丈谈亹亹,伊蒲清供分馀馨。

出门暄风掠人面,前趋复历岘与陉。

泉乾土劲草树少,祇有广塔高亭亭。

香山兰若金源旧,犹馀大定残碑铭。

长松老桧见未有,涧水绕屋鸣清泠。

扳危涉险剧喘汗,却下迅走谁能停。

班荆列坐杏花底,𣙆觞受此香雪零。

日规渐隐半峰侧,酒行不尽双玉瓶。

众宾来醉有馀兴,惟我却饮嗟独醒。

疾驱信马路已熟,遥见楼堞尘冥冥。

归来门巷木深黑,春云黯黮明疏星。

广文官况淡于水,矧复聚散如浮萍。

玉泉颇恨不少住,客意更拟同扬舲。

明朝清游堕梦境,拥书却坐槐阴厅。

形式:
收录诗词(137)

吴师道(元)

吴师道简介

元婺州兰溪人,字正传。工词章。英宗至治元年进士,授高邮县丞,调宁国路录事,迁池州建德县尹,皆有惠政。召为国子助教,寻升博士。其教一本朱熹之旨,而遵许衡之成法。以礼部郎中致仕。有《吴礼部诗话》、《敬乡录》、《吴正传文集》等。

相关古诗词

送友人

元朝-吴师道

秋风吹古道,木叶堕征衣。

明月今宵缺,孤云何处飞。

关山行路恶,文字赏音稀。

莫待相思剧,天寒早赋归。

形式:

送人北归

元朝-吴师道

被褐南州客,依先北府居。

起辞从事辟,归读古人书。

暮雨江云湿,春风汴柳疏。

他年有来雁,毋惜问何如。

形式:

题官舍壁

元朝-吴师道

官舍千峰里,迎秋气已清。

池烟明鹤影,林雨断蝉声。

红惜芙蓉落,青怜薜荔生。

今朝少公事,吟啸且怡情。

形式:

春日杂咏二首

元朝-吴师道

二月忽将半,一春能几时。

寒随鸿雁别,雨赴杏花期。

江水碧于酒,山云白似炊。

登楼思无限,孤客在天涯。

形式:

春日杂咏二首

元朝-吴师道

怒雹时闻落,惊雷夜转多。

摧花亦太甚,裂树欲如何。

幸不关调燮,犹应废啸歌。

明朝好风日,一舸弄春波。

形式:

中秋泊淮安望张仲举助教不至

元朝-吴师道

中秋淮浦夜,谁共好怀开。

看月坐复坐,可人来不来。

独谣惭短思,多病负深杯。

想见芜城路,吹箫拥醉回。

形式:

江山秋色图

元朝-吴师道

江南何处景,一幅淡含晖。

草木半黄落,楼台深翠微。

桥连秋水渡,船与暮云归。

我亦渔樵客,怅然思拂衣。

形式:

为叶敬甫赋母线石

元朝-吴师道

密密线缝裳,依依石在匡。

石如心不转,线与恨俱长。

尚想精神聚,宁容发体伤。

殷勤珍袭意,尔后永毋忘。

形式:

寄友

元朝-吴师道

聚散悠悠水上萍,相思千里梦魂惊。

门扃白日闲花落,愁入春风芳草生。

天北云遥回雁影,江南春尽老鹃声。

飘零王粲今何处?

想见登楼此日情。

形式:

送林初心

元朝-吴师道

溪上开樽洗客尘,千篇高咏句清新。

春风冠盖英雄梦,夜雨江湖老大身。

万里燕山驰壮气,十年吴国起闲人。

时来须得文章力,去看薇花紫禁春。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