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职方使安南

日南古象郡,分据逾百年。

后先𣢾汉塞,贡篚来绵绵。

两姓皆王臣,势若唇齿连。

如何逞私忿,蚁斗方纷然。

苍茫浪泺间,铜鼓鸣喧阗。

都统秉王章,束身自归滇。

羽书闻天子,未忍加诛焉。

念此椎结氓,何辜罹刘虔。

妙简輶轩使,俾以文告先。

其有不率命,天讨宁舍旃。

杨子起江左,才华擅兰荃。

数载职方郎,运筹佐中权。

昨持使者节,廷宴敕加笾。

大官执奔走,罗列皆肥鲜。

锦袍绣麒麟,五采相钩联。

万钉白玉𩊓,巧匠之所镌。

云出尚方赐,宠渥宁为偏。

龙函奉玺书,去指西南天。

太守负韊矢,蛮獠拜车前。

抵掌解纷争,尊俎胜戈鋋。

岂羡伏波翁,建柱蠃城边。

我闻日南地,险远难攀缘。

绝壁啼钩辀,深秋曳夗延。

烟岚昼昏翳,有时堕飞鸢。

解后中蛊蚕,十人无一痊。

黄茅与丛箐,行旅多回邅。

道路非不艰,王程敢迁延。

驱车叱其驭,意气殊腾骞。

计日奠南服,壮游良足传。

故交悉冠盖,折柳登祖筵。

共轸离别情,归骖蚤宜鞭。

形式:
收录诗词(1060)

汪琬(清)

汪琬简介

汪琬,字苕文,又字钝庵,学者称钝翁,又称尧峰先生,长洲人。顺治乙未进士,累官刑部郎中。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编修。有《钝翁前后类稿》。

相关古诗词

铜雀台

清代-汪琬

恩共秦云断,愁随漳水盈。

可怜丝管在,犹是昔年声。

穗帐流尘集,璇阶蔓草生。

只凭陵上月,回照绮罗情。

形式:

怀从叔川中

清代-汪琬

忆自沧江别,秋风泪满衣。

已嗟行路远,况复寄书稀。

雪尽巴流急,云深栈树微。

相思如杜宇,长绕锦城飞。

形式:

计甫草至寓斋

清代-汪琬

门巷何萧索,惟君步屟频。

青云几故旧,白首尚风尘。

身受才名误,文从患难真。

耦耕知未遂,相顾倍伤神。

形式:

计甫草至寓斋

清代-汪琬

听话频年况,凄然泪不禁。

岁荒生事俭,世难客愁深。

孝友安时命,文章损道心。

五侯空好士,叹息少知音。

形式:

题书屋壁

清代-汪琬

繁花覆药栏,竟日自盘桓。

欲掇浮名易,能持晚节难。

蔬盘支岁俭,絮帽敌春寒。

莫觅安心法,心闲是处安。

形式:

寄赠吴门故人

清代-汪琬

遥羡风流顾恺之,爱翻新曲覆残棋。

家临绿水长洲苑,人在青山短簿祠。

芳草渐逢归燕后,落花已过浴蚕时。

一春不得陪游赏,苦恨蹉跎满鬓丝。

形式:

雨过

清代-汪琬

枳篱蓬径苏门西,春雨初过半是泥。

聊借酒枪消簿领,每除花簟作禅栖。

病中书札宁辞懒,老去身名不厌低。

自是芳兰易衰歇,可关鶗鴂尽情啼。

形式:

忆江氏园亭

清代-汪琬

君家卜筑倚花泾,风物佳时许叩扃。

石骨透烟通体绿,松身卧藓一边青。

纵横药树穿藤架,破碎溪山上画屏。

记得年前曾往返,而今相忆鬓星星。

形式:

答友人出山之问

清代-汪琬

不嫌野父便交欢,讳说头衔是史官。

车为久悬羞再驾,冠宜长挂怕重弹。

丛祠散社分余肉,僧钵逢斋寄一餐。

此段风流那易得,肯驰崄岨涉波澜。

形式:

东归道中

清代-汪琬

鹎鵊声中雨似丝,昏昏乡思苦难支。

楝花风起归舟急,要趁黄鱼上箸时。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