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道山亭,创自程太守。
南丰与作记,脍炙人在口。
从此此亭名,遂为曾氏有。
历年经八百,颓废来已久。
鹿原嗜古人,寻碑攘榛薮。
擘窠三大字,云出林希手。
其字今幸存,其人无足取。
大哉复古义,义取别贤否。
筑堂名瓣香,欲以妍蔽丑。
在昔陈与曾,同时实师友。
子今生末世,独立叹无偶。
私淑夫岂徒,行将奉箕帚。
庸非学问力,即事期不朽。
我昨游三山,探奇意多负。
银𫀆者谁子,曾解读碑否。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