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送徐抚幹衡仲之官三山,时马叔会侍郎帅闽

绝代佳人,曾一笑、倾城倾国。休更叹、旧时青镜,而今华发。明日伏波堂上客,“老当益壮”翁应说。恨苦遭、邓禹笑人来,长寂寂。

诗酒社,江山笔。松菊径,云烟屐。怕一觞一咏,风流弦绝。我梦横江孤鹤去,觉来却与君相别。记功名、万里要吾身,佳眠食。

形式:

注释

“送徐抚幹衡仲之官三山,时马叔会侍郎帅闽”:广信书院本作“送徐行仲抚幹”,玆从四卷本乙集。

三山:今福建省会福州。宋·曾巩《道山亭记》:“城中凡有三山,东曰九仙,西曰闽山,北曰越王,故郡有三山之名。”

徐抚幹衡仲:《上饶县志·卷二十二·孝友传》:“徐安国字衡仲,号西窗。绍兴壬子进士(绍兴疑当做绍熙)。幼育于龚氏,后事龚氏父母,养生送死,克供子职。年逾五十,为岳州学官,迁连山令。有感于正本明宗之义,言于朝,愿归徐姓,诏可,遂别为龚氏立后而身体归于徐。时徐姓父母俱存,兄安仁、安蹈、弟安通皆无故。相与孝养二老,名所居之堂曰‘一乐堂’,张南轩为之记。”张栻《南轩集·卷十三·一乐堂记》:“上饶徐衡仲幼育于龚氏为龚氏,后长,读书取科第,事龚氏父母,养生送终,克共其子事。年踰五十矣,㳺宦四方,求友访道,有感于昔人正本明宗之义,愓惧不敢宁,乃言于朝,愿归徐姓,诏可其请。方是时,衡仲之父母俱存,合百有五十六春秋,而其伯氏某、仲氏某及其季某亦皆无故。雍雍愉愉与其兄弟奉二老者,以为天下之乐,殆无以易此也。它日伯氏取《孟子》所谓‘一乐者’以名其居之堂,而衡仲求予为记。予惟念往岁道岳阳,衡仲适为其州学官,相与语于洞庭之野,怆然及兹事。予盖嘉其志,赞其决而忧其为世俗之论所移也。今衡仲中诚恳恻,卒能成就其志。又为龚氏调护。立之后人。……衡仲名安国,今为连山令。”宋·杨万里《题徐衡仲西窗诗编》:“江东诗老有徐郎,语带江西句子香。秋月春花入牙颊,松风涧水出肝肠。居仁衣钵新分似,吉甫波澜并取将。岭表旧游君记否,荔支林里折桄榔。”据此知徐衡仲为江西诗派中人。

马叔会:宋·方仁荣、郑珤(bǎo)同《景定严州续志·卷三·人物门》:“马大同,字会叔,郡人,登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自为小官,即以刚介闻。改秩,除国子监簿。对便殿,上与语,辄奏不然。明日,谓宰执曰:‘夜来,马大同奏对,朕与之辩论,凡不然朕说者三,气节可喜。’由是简知孝庙,有大用意。后每对上,辄陈恢复大计。历中外要官,必求尽职,以洗冤泽物为己任,所至虽遐僻,童孺无不知公名。仕至户部侍郎。”按:据上引《续志》,知大同字会叔,题作“叔会”,盖刻本误倒。

“绝代佳人,曾一笑、倾城倾国。”句:《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传·孝武李夫人〉》:“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及夫人卒,上以后礼葬焉。其后,上以夫人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封海西侯,延年为协律都尉。”

青镜:四卷本作“清镜”。

“明日伏波堂上客,‘老当益壮’翁应说。”句:《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其先赵奢为赵将,号曰马服君,子孙因为氏。……援三兄况、余、员,并有才能,王莽时皆为二千石。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尝受《齐诗》,意不能守章句,乃辞况,欲就边郡田牧。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会况卒,援行服期年,不离墓所;敬事寡嫂,不冠不入庐。后为郡督邮,送囚至司命府,囚有重罪,援哀而纵之,遂亡命北地。遇赦,因留牧畜,宾客多归附者,遂役属数百家。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因处田牧,至有牛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以班昆弟故旧,身衣羊裘皮裤。……交阯女子徵侧及女弟徵贰反,攻没其郡,九真、日南、合浦蛮夷皆应之,寇略岭外六十馀城,侧自立为王。于是玺书拜援伏波将军,以扶乐侯刘隆为副,督楼船将军段志等南击交阯。”

“恨苦遭、邓禹笑人来,长寂寂。”句:南朝齐王融急于功名,自恃很有声望,想在三十岁内做到公卿,结果只做了中书郎,故曾抚案而叹:“为尔寂寂,邓禹笑人。”《南齐书·卷四十七·〈王融谢朓列传·王融传〉》:“王融字元长,琅邪临沂人也。……融自恃人地,三十内望为公辅。直中书省,夜叹曰:‘邓禹笑人。’行逢大开,喧湫不得进。又叹曰:‘车前无八驺卒,何得称为丈夫!’”《南史·卷二十一·〈王弘传·(曾孙)王融传〉》:“融字元长,少而神明警慧。……融躁于名利,自恃人地,三十内望为公辅。……及为中书郎,尝抚案叹曰:‘为尔寂寂,邓禹笑人。’”按:东汉邓禹二十四岁就封侯,故云。后作感叹功名迟暮之典。

松菊径: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横江孤鹤:宋·苏轼《后赤壁赋》:“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收录诗词(791)

辛弃疾(宋)

辛弃疾简介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歴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歴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歴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干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干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1204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1207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郁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 · 登建康赏心亭

宋代-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形式:

破阵子 ·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形式:

青玉案 · 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形式:

祝英台近 · 晚春

宋代-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形式:

贺新郎 · 把酒长亭说

宋代-辛弃疾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形式:

贺新郎

宋代-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形式:

木兰花慢 · 滁州送范倅

宋代-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形式:

贺新郎 · 别茂嘉十二弟

宋代-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形式:

念奴娇 · 书东流村壁

宋代-辛弃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形式:

浪淘沙 · 山寺夜半闻钟

宋代-辛弃疾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