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贤姊丁节母,年二十七称未亡。
是时殉夫势不可,有儿在抱姑在堂。
夫之两弟尚小弱,形影相傍何伥伥。
妇供子职母兼父,兄道亦以丘嫂当。
皇天欲贞苦节苦,一一艰瘁教亲尝。
妆贫固已少簪珥,时绌又复罹凶荒。
泪流继血食有指,骨尽吸髓炊无粮。
秋看乌哺感鱼菽,春睹燕乳怜秕糠。
晨㫪宁资相杵力,夜绩肯借邻檠光。
全家仰俯赖操作,母不自白旁人伤。
阿婆下世两叔娶,寡鹄矢志孤雏偿。
父遗一经课使读,世业克绍孙成行。
乾坤岂终靳雨露,松柏要必经冰霜。
蓼荼茹尽蔗味出,佳境渐入今方将。
母年八十儿六十,白须彩袖前称觞。
中秋节近风物爽,桂树蔌蔌飘天香。
月中之兔为捣药,长生会得仙娥方。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