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蓖阁掩霏微,两版衡门乳燕稀。
好客恰宜求细雨,春风犹为𣢾荆扉。
莺悲花尽差新树,柳爱烟深漫旧矶。
有约经过还载酒,不辞破夏解憎衣。
帝车南指正垂芒,云雾江天见草堂。
鹤发龙钟馀一老,乌衣马粪数诸王。
横经问字皆同术,即席分题各擅场。
自愧疏慵徒捧腹,更无衣钵付欧阳。
琬琰勋庸丙魏如,珠囊毕牍在公车。
三条烛际升平候,于佛名摽浩劫馀。
字里锋芒环斗极,行间筋骨护皇舆。
娄江荣气浮河雒,午夜虹光夹御书。
今雨柴门却扫新,清晨留客似留春。
小亭布席才函丈,竟日从容肯欠伸。
老去敢知文曲折,酒阑仍恐语悲辛。
竹廊其赏留题句,寄谢缘溪莫问津。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 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