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米帖

拙于生事,举家食粥,来已数月。今又磬竭,只益忧煎,辄恃深情。故令投告,惠及少米,实济艰辛。仍恕干烦也。真卿状。

形式:

诗词简介

《乞米帖》为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作品,约书于永泰元年(765年)。拓本。行书,信札。36.5×16.5厘米。凡4行,计44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

据宋欧阳修《集古录》云:“此本墨迹在余亡友王子野家。子野生于相家而清苦甚寒士,尝模帖刻石遗于朋友。”米芾《宝章待访录》云:《乞米帖》“真帖楮纸在朝请郎苏 处,度支郎中舜元子也。得于关中安氏,士人多有临拓本。此卷古玉轴,缝有‘舜元'字印,范仲淹而下题跋。”后真迹迷失。可见北宋时,已有临拓本传世。《忠义堂帖》不见“舜元”字印及诸人题跋,当是以模本入石者。

翻译

不擅长谋求生计的我,全家人吃粥,已经几个月。现又用尽没有,仅有的是忧愁煎迫,能够的只能依靠我们的深厚情谊。因此无奈写信投奔告助,恩惠一些米粟,渡过艰难辛苦。还请宽容我的打扰。真卿书。

收录诗词(61)

颜真卿(唐)

颜真卿简介

唐琅邪临沂人,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颜师古五世从孙。玄宗开元二十二年进士。又擢制科。累擢武部员外郎。为杨国忠所挤,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叛,约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等起兵抵抗,响应者众,共推为盟主,兵至二十万。肃宗立,为河北招讨使。诸郡复陷,间道奔凤翔,累除御史大夫,出为冯翊太守。以直不容,屡贬官。历迁尚书右丞、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德宗时,卢杞恶之,会李希烈叛,命往劝谕,遂为希烈缢死。谥文忠。工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创为“颜体”。有集及《韵海镜源》等。

相关古诗词

劝学诗

唐朝-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形式:

登平望桥下作

唐朝-颜真卿

登桥试长望,望极与天平。

际海蒹葭色,终朝凫雁声。

近山犹仿佛,远水忽微明。

更览诸公作,知高题柱名。

形式:

五言送李侍御联句

唐朝-颜真卿

吾友驻行轮,迟迟惜上春。

东西出饯路,惆怅独归人。

欢会期他日,驱驰恨此身。

须知贡公望,从此愿相因。

形式:

五言玩初月重游联句

唐朝-颜真卿

春溪与岸平,初月出溪明。

璧彩寒仍洁,金波夜转清。

孤光远近满,练色往来轻。

望望随兰棹,依依出柳城。

形式:

五言夜集联句

唐朝-颜真卿

寒花护月色,坠叶占风音。

兹夕无尘虑,高云共片心。

形式:

刻清远道士诗因而继作

唐朝-颜真卿

不到东西寺,于今五十春。

朅来从旧赏,林壑宛相亲。

吴子多藏日,秦王厌胜辰。

剑池穿万仞,盘石坐千人。

金气腾为虎,琴台化若神。

登坛仰生一,舍宅叹珣珉。

中岭分双树,回峦绝四邻。

窥临江海接,崇饰四时新。

客有神仙者,于兹雅丽陈。

名高清远峡,文聚斗牛津。

迹异心宁间,声同质岂均。

悠然千载后,知我揖光尘。

形式:

与耿湋水亭咏风联句

唐朝-颜真卿

清风何处起,拂槛复萦洲。

回入飘华幕,轻来叠晚流。

桃竹今已展,羽翣且从收。

经竹吹弥切,过松韵更幽。

直散青蘋末,偏随白浪头。

山山催雨过,浦浦发行舟。

动树蝉争噪,开帘客罢愁。

度弦方解愠,临水已迎秋。

凉为开襟至,清因作颂留。

周回随远梦,骚屑满离忧。

岂独销繁暑,偏能入迥楼。

王风今若此,谁不荷明休。

形式:

又溪馆听蝉联句

唐朝-颜真卿

高树多凉吹,疏蝉足断声。

已催居客感,更使别人惊。

晚夏犹知急,新秋别有情。

危湍和不似,细管学难成。

当敩附金重,无贪曜火明。

青松四面落,白发一重生。

向夕音弥厉,迎风翼更轻。

单嘶出迥树,馀响思空城。

嘒唳松间坐,萧寥竹里行。

如何长饮露,高洁未能名。

形式:

送耿湋拾遗联句

唐朝-颜真卿

尧舜逢明主,严徐得侍臣。

分行接三事,高兴柏梁新。

楚国千山道,秦城万里人。

镜中看齿发,河上有烟尘。

望阙飞青翰,朝天忆紫宸。

喜来欢宴洽,愁去咏歌频。

顾盼情非一,睽携处亦频。

吴兴贤太守,临水最殷勤。

形式:

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唐朝-颜真卿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