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置不乐摩华颠,杂影江浒晴呼船。
从游年少蹲篷底,贪看拍岸惊涛旋。
千峰散翠日气午,鼓角十里高风传。
迎人伏燕势欲起,走循爪距登其巅。
覆碑一亭卧兵子,荒荒草木山依然。
往岁支筇伴国老,霜髯领客疑飞仙。
控抟云物俯形便,忧乐满抱垂雄篇。
偷闲逆卜以躬殉,沧桑恋此晷刻延。
重来堕泪诵公句,恍临魂魄听幽蝉。
降投佛刹饱炊黍,作计选胜窥洞天。
屐齿未到负夙愿,踊跃取径啼乌连。
块然岩壁列万丈,错落嵌宝谁搥穿。
所历诸洞并邃窈,如仰雪屋成方圆。
稍嫌香火烘木偶,遮接构架擎修椽。
有穴冥通铁瓮郭,遏绝禁闭寻无缘。
最号瑰丽三台洞,广幕刻画众妙悬。
九龙垂胡蜿蜒出,狮猊文豹相属联。
下浸巨池澄灵泉,观心宛止鲵桓渊。
旁扶栏楯践梯级,又由蜂孔辟大千。
覆盂之形豁双牖,刬石作槅横一鬈。
层累而上益眩瞀,欲老兹洞迷归年。
澹浮岩气镜霄汉,眼莹二水洲铺毡。
寄巢虚空落咳唾,电谢人代盟枯禅。
揖让征诛定何物,野鸭飞处皆腥膻。
含哀倏忽坠净地,琐屑摹记今难全。
仍健腰脚踏碎砾,掉首丑石酣牛眠。
归帆湿秋拂芦苇,霏红西照衔山妍。
暝邀灯火市声动,笑能兴尽肝肠牵。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