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煎不可支,孤游纵所适。
掠眼围猎场,弃车依倦翮。
往者竞秋赛,市屋涂金碧。
五都列镃货,殊裔走币帛。
遨嬉仕女喧,狰狞贾胡积。
歌吹翔舞衣,万灯笼霄赫。
俯仰丧乱外,覆棋已无迹。
驰道长榛芜,败砾半充斥。
花坞犁为田,方塘虚钓鲫。
旁睨蓬发妇,曳柴翳户隙。
举足处处迷,死气沈窀穸。
祇馀一片月,四浸苇芦白。
过记张饮庐,岁时联主客。
饲虎盘中肉,飞吟落鸡栅。
辈流几存亡,缠哀髑髅掷。
汝逐国运尽,谁念种桃核。
衰顽更奚托,自抚乾坤窄。
悲风响枯枝,残水踏狼藉。
隐隐鸿雁字,荒荒狐兔宅。
留味入梦魂,兴尽别有获。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