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朝洛堤步行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形式:

诗词简介

《入朝洛堤步行》是唐高宗朝宰相上官仪在洛阳皇城外等候朝见时创作的一首短诗。此诗通过描写作者经过洛水河堤时的见闻观感,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显扬得意之情。全诗精于筹划,巧于抉择,各种自然景观巧妙组合,气度从容,艺术上极见功力。

翻译

宽广的洛水悠远安详地流向远方,我气定神闲地驱马走在洛河长堤。

乌鹊在月落将曙之际不时地飞过,初秋寒蝉在野外晨风中嘶声噪鸣。

注释

入朝洛堤步行:一作“入朝洛堤步月”。

洛堤:东都洛阳皇城外百官候朝处,因临洛水而名。

脉脉:原意指凝视的样子,此处用以形容水流的悠远绵长状。

广川:洛水。

历:经过。

长洲:指洛堤。洛堤是官道,路面铺沙,以便车马通行,故喻称“长洲”。

曙:明亮。

评注

《隋唐嘉话》:高宗承贞观之后,天下无事。上官侍郎仪独持国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辔,咏诗云:“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晓,蝉噪野风秋。”音韵清亮,群公望之,犹神仙焉。

《唐音癸签》:上官仪“鹊飞山月晓,蝉噪野风秋”,率尔出风致语,佳耳。张说“雁飞江月冷,猿啸野风秋”,似有意学之,那得佳?欧公力拟温飞卿警联不及,亦同此。

《唐诗观澜集》:“雀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徐、庾遗响。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景语神采,在王、裴上。写景沉着,格调亦雍容满足。

《诗境浅说续编》:此早朝途中所作。“鹊飞”、“蝉噪”二句,写洛堤晓行,风景如画,诗句复清远而有神韵。昔张文潜举昌黎、柳州五言佳句,以韩之“清雨卷归旗”一联、柳之“门掩候虫秋”一联为压卷,上官之怍,可方美韩、柳矣。

收录诗词(30)

上官仪(唐)

上官仪简介

初唐宰相、诗人、著名御用文人,字游韶,陕州陕县人,上官婉儿的大父,常为皇帝起草诏书。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太宗贞观初擢进士第。召授弘文馆直学士,历任秘书郎、起居郎。高宗永徽初,历秘书少监,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拜相,进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麟德元年十二月(公元665年1月)因谏高宗废皇后武则天,为则天所嫉恨。麟德元年,又以与废太子李忠合谋反武则天,下狱死。中宗年间,因上官婉儿受中宗宠信,追赠上官仪为中书令、秦州都督,追封楚国公。上官仪工诗,多应制奉和之作,诗风绮错婉媚,时号“上官体”。有集,佚。

相关古诗词

王昭君

隋朝-上官仪

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

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

雾掩临妆月,风惊入鬓蝉。

缄书待还使,泪尽白云天。

形式:

咏雪应诏

隋朝-上官仪

禁园凝朔气,瑞雪掩晨曦。

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

飘素迎歌上,翻光向舞移。

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

形式:

江王太妃挽歌

隋朝-上官仪

黄鹤悲歌绝,椒花清颂馀。

埃凝写邻镜,网结和扉鱼。

银消风烛尽,珠灭夜轮虚。

别有南陵路,幽丛临叶疏。

形式:

故北平公挽歌

隋朝-上官仪

木落园林旷,庭虚风露寒。

北里清音绝,南陔芳草残。

远气犹标剑,浮云尚写冠。

寂寂琴台晚,秋阴入井干。

形式:

高密长公主挽歌

隋朝-上官仪

湘渚韬灵迹,娥台静瑞音。

凤逐清箫远,鸾随幽镜沈。

霜处华芙落,风前银烛侵。

寂寞平阳宅,月冷洞房深。

形式:

咏画障

隋朝-上官仪

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

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

新妆漏影浮轻扇,冶袖飘香入浅流。

未减行雨荆台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形式:

从驾闾山咏马

隋朝-上官仪

桂香尘处减,练影月前空。

定惑由关吏,徒嗟塞上翁。

形式:

安德山池宴集

隋朝-上官仪

上路抵平津,后堂罗荐陈。

缔交开狎赏,丽席展芳辰。

密树风烟积,回塘荷芰新。

雨霁虹桥晚,花落凤台春。

翠钗低舞席,文杏散歌尘。

方惜流觞满,夕鸟已城闉。

形式:

奉和秋日即目应制

隋朝-上官仪

上苑通平乐,神池迩建章。

楼台相掩映,城阙互相望。

缇油泛行幔,箫吹转浮梁。

晚云含朔气,斜照荡秋光。

落叶飘蝉影,平流写雁行。

槿散凌风缛,荷销裛露香。

仙歌临枍诣,玄豫历长杨。

归路乘明月,千门开未央。

形式:

早春桂林殿应诏

隋朝-上官仪

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

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

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

花蝶来未已,山光暧将夕。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