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古寺名翠峰,山门夹道皆长松。
苍皮鳞皴根诘屈,风动十里闻笙镛。
团栾下荫翠羽葆,夭矫上耸苍髯龙。
不知当年谁手植,云是宋家三百年前之旧物。
每当赤日坐其下,时有清风吹鬓发。
因思古人不可见,重是甘棠无剪伐。
兹来忽见怪且惊,倒卧道路纵复横。
可怜堂堂十八公,尽与官家充践更。
神咷鬼趡竞遮护,崖摧壑陷难支撑。
我伤嘉树因久立,封殖有怀何所及。
颠僵力与风雷争,昏暗如闻龙象泣。
龙象泣,何所为,县官催租如火急。
伊昔秦皇法最苛,犹有封爵来山阿。
如何今日值劫数,大斧长锯交撝呵。
深山更深无处避,岂若社栎长婆娑。
年来征税总类此,谁采野老民风歌。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济之。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闭门读书,远避权势。本与外戚寿宁侯张峦有连,亦不相往来。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以忧去。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閤大学士,入阁时大权尽归刘瑾,鏊初开诚与言,偶见听纳,后瑾专横更甚,祸流搢绅,鏊不能救,乃辞官而去。博学有识鉴,经学通明,制行修谨,文章修洁。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