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复如注,旌旗仍赴西。
仆马不能立,杯酒那可携。
公归定十月,山庄事粗没。
新酿既已成,嘉殽有薇蕨。
即今搆小亭,亭成伫公坐。
虽无丝竹陈,可试风雅课。
南山秋暮佳,气色清且翠。
眺览既中惬,啸歌或幽邃。
此役千国经,天下由重轻。
古哲务成事,今人唯酿名。
往往十年迩,边陬太乏理。
舆皂皆所亲,毁誉出憎喜。
虽悉延访心,纷乱若丝枲。
积今日益滋,君子复轻信。
自谓根蒂获,岂有纤细近。
治边如治鲜,要在审其势。
剖断贵神速,宰制厌牵系。
近闻甘泉城,皇皇尽危惧。
主者谕不开,仓卒何以计。
远人遵讹言,其情易摇曳。
片言昆崙摧,转拟万夫毙。
公固岂弟人,弛张有程具。
向既失缓急,今且须砥砺。
同事六七公,休休皆伟器。
当事必安舒,临机戒轻蓦。
嗟嗟千里心,顾此岂能白。
亦知刍荛微,赠公冀公择。
明陕西武功人,字德涵,号对山、浒西山人、沜东渔父。弘治十五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与李梦阳等提倡文学复古,为前七子之一。尤工散曲,与王九思并称大家。正德间,因救李梦阳,往见太监刘瑾,梦阳因此得免。瑾败,竟坐其党落职。有《对山集》、《沜东乐府》、《中山狼》。
兰氏小姬名凤笙,邯郸美人独擅名。
等闲一见万金贱,何况逍遥翡翠屏。
精神婉娈性情适,自恨生身杨柳陌。
陌上羞看游冶郎,镜中愁作当眉碧。
学得秦筝不肯弹,却将针指凑齐纨。
鸳鸯刺就肠先断,掩却银床独自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