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晋宁路翼城县金仙寺住持弘辩兴教大师裕公和尚道行碑

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孟頫撰并书篆。

佛以大慈悲,随机说法,为世舟航,所以付嘱其徒者摄为五分:曰素呾缆则阿难受持;曰毗奈耶则邬波离受持;曰阿毗达磨则迦多演那受持,即所谓经律论也;曰般若、曰陀罗尼,则付之文殊、普贤二大士,其教虽殊,其觉悟群迷则一而已。佛灭度后二千余岁,有修其教者曰广裕,实通经律论藏,蔚然为四众所宗。世家绛之稷山,俗姓郝氏。幼敏慧,肄讲肆,日记三千言,发轫于戒经,决策于众经,论顿口于唯识因明。年二十,众推为座元,讲说法要,人服其精诣。出世住寿圣寺,修千佛洞佛阁殿堂,大辟讲席,听众逾百,檀施云兴。次住华严院,且营且讲,如住寿圣时,次住十方仁寿寺,肇建夏安居讲堂,安众百五十。又建冬安居静讲堂,安众五百。重修佛阁法堂、僧堂,视住寿圣、华严,日益大以肆。于是,移住金仙寺。寺大而废久,住持者难其人。师立志弘毅,百废具举。修大佛阁,造弥勒大像,高百尺,广三之一,饰以黄金,置大藏经及唯识钞疏四十部。又修法堂、僧廊、香积,檐楹户牖,金碧辉映,为晋伟观。寺东临浍,师虑惊涛冲啮,盘石为岸,高丈又寻,袤八十步。住金仙三十余年,终师之世。讲下常不减百众。最后住胜因寺,创建法堂廊庑三十余间,凡常住所宜有者,无不悉备。师前后受四众请,更五住持,一日必口讲亦不辍。四方檀施金粟币帛,一委常住,所至有余积而已,无私焉。以其赢余施十方僧。又约其同伦为上生会,精修密行,誓生兜术,示寂之日面如生时。其住持胜因也,陕州、闻喜各建大会,请师为四众受戒阿阇黎,四方请疏,常以百计。住金仙日,值世祖皇帝设资戒大会,师于大内说法,默契圣心,赐以袈裟。住寿圣日,感圣僧化供,帑廪常溢。是则,教中所谓志行精专有感斯应者矣。

师生九岁,从显公和尚落发。出家又十一年而受具足戒,又九年而得法于云寿和尚,又二年领众住持。住持四十又一年,当大德十一年十月二十九日仙化于金仙寺。越七日,塔葬于寺后,寿七十又二,腊五十又二。嗣其法者七十余人,曰才曰正,为众上首,并受玺书,名播诸方。灭度后十又一年,其徒智贞状其师之行,走京师,请纪师道行,以传不朽。余谓诸佛妙严、秘密、刹海,等一义味,支分派别,如月在水,非论无以证经,非律无以显教,究其指归,则一而已。师能融通三藏,弘佛法于一方,而始终焉,则其为四众所宗宜也,其往生兜术陀天亦宜也,其嗣法上足续灯竟爽亦宜也。乃为铭曰:佛以妙法,大启群蒙。空有互彰,理事双融。皇元肇兴,大教是宗。裕公之生,适际其隆。聪慧夙禀,博洽强记。目经律论,等一义味。利生接物.像教攸寄。受法布金,云蒸霞翳。层构地涌,金像山宗。天与其谋,神献其功。微言玄论,滂沛心胸。道契圣心,大衣弘贲。慈氏攸归,佛光逾炽。帷晋之鄙,惟浍之裔。表是坚珉,灵室兹闭。

延祐七年岁次庚申小春日,住持僧智恩、知贞、智信、文勤等立石;太平县石匠头目李世英、弟李世昌刊。

形式:

诗词简介

《裕公和尚道行碑》碑高七尺八寸,广三尺五寸,行书,二十二行,行五十四字,今存山西翼城县。志文现收《山右石刻丛编》卷三十二。此碑为赵孟颁撰文并书篆,为世所稀见,弥足珍贵。

此碑当为传世真品。考其碑文,是为赵孟頫一贯书碑文风。如志文开头即以“佛以大慈悲,随机说法,为世舟航”云云,则类同于《松雪斋文集》卷九。《临济正宗之碑(奉敕撰)》开头“佛以大智慧”等。而碑文裕公和尚灭度后,“十又一年,其徒智贞状其师之行,走京师,请纪师道行以传不朽”,亦资内证。按之孟頫行实,元仁宗延祐三年,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六年得请南归。至治元年,英宗即位,遣使即其家,令书《孝经》,二年赐上尊及衣二袭。是年六月卒。碑立延祐七年,是在其授受承旨荣禄之后,此不仅说明立石题衔与史实相符,而且还因延祐七年距至治二年赵孟頫去世仅三年,说明此碑为其晚年作品,意义重大。至于从书法技艺论,赵氏书法之风神韵致自在其中,更非鱼目所能混珠了。

此外,此碑值得珍视的价值还在于它系赵孟頫佚文,不为世人所知。《赵文敏松雪斋全集》是目前收赵孟頫诗文最多的一种刊本,但此碑却失载,足见为其佚文无疑。它的发现,对赵孟頫其人、其诗以及对其书法作品的研究,无疑又增加了的一份史料,殊为珍贵。

注释

裕公(1235-1307):俗姓郝氏,山西稷山人。九岁从显公和尚落发,出家后凡五住持长达四十一年,“讲说法要,人服其精诣”,而元世祖忽必烈设资戒大会,其得以在皇宫大内说法,“默契圣心,赐以袈裟”,足见为有元一代名僧。惜乎其生平简历史乘无传,此碑的发现,对研究裕公弘扬佛法以及元代宗教,特别是佛教在三晋地区的传播等,史料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金仙寺:据翼城县志,旧在县城东门外浍水旁,为宋仁宗年寺僧金仙长老所建。元大德年间,此碑碑主裕公和尚亦焚修于此。后寺为浍水所侵,延祐间迁于城内之同颖坊,至明代,为参政吴廷翰所毁,今遗止无存。裕公和尚得此名公巨手书碑立传,诚谓不朽了。

收录诗词(572)

赵孟頫(元)

赵孟頫简介

元湖州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宗室。幼聪敏,为文操笔立就。以父荫为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家居。世祖征入朝,授兵部郎中,迁集贤直学士。帝欲使与闻中书政事,固辞。每见,必语及治道,多所裨益。累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文敏。诗文清邃奇逸,书法兼工篆、隶、行草,自成一家。绘画亦善山水、竹石、人物、鞍马、花鸟。有《松雪斋文集》。

相关古诗词

春寒

元朝-赵孟頫

夜雨鸣高枕,春寒入敝袍。

时光自花柳,吾意岂蓬蒿。

失色黄金尽,知音白雪高。

山林隐未得,空觉此生劳。

形式:

早春

元朝-赵孟頫

溪上春无赖,清晨坐水亭。

草牙随意绿,柳眼向人青。

初日收浓雾,微波乱小星。

谁歌采蘋曲?

愁绝不堪听。

形式:

重游弁山

元朝-赵孟頫

竹色迷行径,松声汹座隅。

水清花自照,风暖鸟相呼。

饮罢思棋局,歌长缺唾壶。

重来潇洒地,聊足慰须臾。

形式:

雪后同子俊游何山次韵二首

元朝-赵孟頫

兵革时犹动,山林日就荒。

子真思隐遁,詹尹问行藏。

有意随三饭,无人馈五浆。

远山湖外白,立马见微茫。

形式:

雪后同子俊游何山次韵二首

元朝-赵孟頫

湍驶波翻雪,风生地出雷。

薄醪随意尽,寒气逼人来。

更欲明朝去,何妨迫暮回。

自怜非李广,醉尉莫相猜。

形式:

鱼乐楼

元朝-赵孟頫

楼下南来水,清泠百尺深。

菰蒲终夜响,杨柳半溪阴。

日月驱人世,江湖动客心。

向来歌舞宴,达晓看横参。

形式:

次韵陈无逸中秋月食风雨不见

元朝-赵孟頫

溪月当圆夜,看云起莫愁。

层阴连积水,伏雨暗清秋。

白璧难容玷,明珠不可求。

每因观节物,转觉此生浮。

形式:

次韵子山登楼有感二首

元朝-赵孟頫

西北高楼好,登临望眼空。

弁山横雨外,笠泽浸天东。

计乏千金药,羞看百炼铜。

只应将顺事,都付酒杯中。

形式:

次韵子山登楼有感二首

元朝-赵孟頫

怀古情何极,登危气尚雄。

江山一时胜,宇宙百年中。

翠袖愁空谷,绨袍受朔风。

超然高举意,决眦送孤鸿。

形式:

和周景远见寄

元朝-赵孟頫

四海多兄弟,交情子独亲。

方将寻舴艋,何意画麒麟。

簿领淹豪士,江湖著散人。

相看俱老大,喜见二毛新。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