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吾无以归奚以归。既身不足以任责,畏首尾而心悲。
慕往昔之经世,嗟吾力之莫追。彼辞位而灌园,岂吾今之独非。
雨冥冥而荷笠,榛莽莽而褰衣。我行野而视天,觉宇大而身微。
乃矜虻蚷,止驱息奔。背隍筑室,面坂植门。三绶从褫,图书尚存。
忘瓠落之可忧,比浮海之为樽。跞太初而游意,弊无极而雕颜。
反国蜗而自足,俯巢幕而亦安。解予辔之沃濡兮,脱予辖之间关。
识鸟鸣而物华,陶阳气以流观。悟息渊而消枝,亦墐户而俱还。
惟文字之幼工,则虽老而桓桓。归去来兮,彼河滨之善游。
或往学而丧生,复裹粮其安求。善陶生之达情,不与世兮同忧。
实迷途其已远,惧斯人之莫畴。或待兔守株,或遗剑刻舟。
虽成事之不说,聚悔逾于山丘。庶西方之至言,聊反闻而逆流。
守一静而为君,亦何往而不休。已焉哉,一昼一夜成四时。
子之叹川逝不留,颓光不可使东之。韩终王子乔,汗漫难与期。
俯寸田之荆棘,曷不旦耘而暮耔。悲在堂之蟋蟀,惭不乐于唐诗。
悟死生之如梦,亘今古而无疑。
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最多情犹有,尊前青眼,相逢依旧。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人间花老,天涯春去,扬州别是风光。红药万株,佳名千种,天然浩态狂香。尊贵御衣黄。未便教西洛,独占花王。困倚东风,汉宫谁敢斗新妆。
年年高会维阳。看家夸绝艳,人诧奇芳。结蕊当屏,联葩就幄,红遮绿绕华堂。花百映交相。更秉菅观洧,幽意难忘。罢酒风亭,梦魂惊恐在仙乡。
【其一】
停舟傍河浒,四顾尽荒原。
日落狐鸣冢,天寒犬吠村。
系帆凌震泽,抢雨入盘门。
怅望夫差事,吴山閟楚魂。
【其二】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