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石

苍藓千年粉绘传,坚贞一片色犹全。

那知忽遇非常用,不把分铢补上天。

形式:

诗词简介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刘商,诗人兼画家。他本人爱画松石树木。这幅题诗的画,也许就是刘商本人的创作。根据诗作的内容,作者是用这一诗一画来表现自己的精神境界,寄托自己的理想、抱负不能施展的悲愤。

开头两句写画石本身,相当于一般抒情诗中的写景。「苍藓千年」与「坚贞一片」是「千年苍藓」与「一片坚贞」的倒文。这两句的大意是:一块古老的长满了青苔的石头出现在画面上,它那一片坚贞的内质,通过画上的设色充分表现了出来。既赞石,又赞画,亦即自赞。神完气足,犹如累巨石于高冈,为下文的反跌蓄势。

前两句借画说石,后两句便只就「石」生发。它没有顺着上文说下去,却以「那知」二字拗转笔意。「那知忽遇非常用,不把分铢补上天!」感叹突如其来,如石破天惊,出人意表。就「石」来说,其「非常之用」,即不同寻常的用途,便是「补天」了。「补天」,原是我国古代的一个神话,《淮南子》、《列子》中都有记载。据说在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缺口,造成了很大的灾难。于是,有一个名叫女娲的神炼制出五色石,补好了天上的缺口。因此后代诗人常把炼石补天作为整顿乾坤、挽回颓势的非常之举。而今作者却生感叹:遇此「补天」机会,却分铢不能得用,如杜甫所谓「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短歌行赠王郎司直》)者,谁为其人呢?两句借天上映喻人间,借石头比拟自身。上下两联一起一跌,相反相成,构成一幅完整的贞士不遇图,完足作者本意。

《画石》一诗,明写处画是宾,石是主;暗喩处则石是宾,人是主;天上是宾,人间是主。章法井然,馀地宽阔,耐人寻味。

收录诗词(116)

刘商(唐)

刘商简介

唐徐州彭城人,字子夏。代宗大历进士,德宗贞元中官虞部员外郎,后迁礼部郎中,出为汴州观察使,辞疾归旧业,隐居义兴。好道术,工画山水树石,亦工乐府诗。有集。

相关古诗词

春日卧病

唐朝-刘商

楚客经年病,孤舟人事稀。

晚晴江柳变,春暮塞鸿归。

今日方知命,前身自觉非。

不能忧岁计,无限故山薇。

形式:

题禅居废寺

唐朝-刘商

凋残精舍在,连步访缁衣。

古殿门空掩,杨花雪乱飞。

鹤巢松影薄,僧少磬声稀。

青眼能留客,疏钟逼夜归。

形式:

题山寺

唐朝-刘商

扁舟水淼淼,曲岸复长塘。

古寺春山上,登楼忆故乡。

云烟横极浦,花木拥回廊。

更有思归意,晴明陟上方。

形式:

题杨侍郎新亭

唐朝-刘商

毗陵过柱史,简易在茅茨。

芳草如花种,修篁带笋移。

径幽人未赏,檐静燕初窥。

野客怜霜壁,青松画一枝。

形式:

同徐城季明府游重光寺题晃师壁

唐朝-刘商

野寺僧房远,陶潜引客来。

鸟喧残果落,兰败几花开。

真性知无住,微言欲望回。

竹风清磬晚,归策步苍苔。

形式:

送林衮侍御东阳秩满赴上都

唐朝-刘商

几年乌府内,何处逐凫归。

关吏迷骢马,铜章累绣衣。

野亭山草绿,客路柳花飞。

况复长安远,音书从此稀。

形式:

送人之江东

唐朝-刘商

含香仍佩玉,宜入镜中行。

尽室随乘兴,扁舟不计程。

渡江霖雨霁,对月夜潮生。

莫虑当炎暑,稽山水木清。

形式:

送李元规昆季赴举

唐朝-刘商

见诵甘泉赋,心期折桂归。

凤雏皆五色,鸿渐又双飞。

别思看衰柳,秋风动客衣。

明朝问礼处,暂觉雁行稀。

形式:

送杨闲侍御拜命赴上都

唐朝-刘商

贺客移星使,丝纶出紫微。

手中霜作简,身上绣为衣。

骢马朝天疾,台乌向日飞。

亲朋皆避路,不是送人稀。

形式:

赋得月下闻蛩送别

唐朝-刘商

物候改秋节,炎凉此夕分。

暗虫声遍草,明月夜无云。

清迥檐外见,凄其篱下闻。

感时兼惜别,羁思自纷纷。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