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君一往二十年,江左风流尚宛然。
袁郎崛起亦不晚,遗调曾传广陵散。
恍如杨子逢桓谭,安得中郎遇元叹。
作客况在黄岩山,卧起云壑非人间。
讼堂一挥百牍尽,坐听流水心常闲。
兴来笔底兴烟雾,华顶霞标照毫素。
海峤曾赓康乐诗,天台未数兴公赋。
梦寐惟思燕市盟,白雪一字千金轻。
但逢吾党便绝倒,三公九锡非其情。
顷者甘泉计群吏,冠盖纷纷向朝市。
翩翩凫舄人不知,独夜燕关叩萧寺。
入门一揖即称诗,崟崎磊落心奇之。
饮罢诸天明月堕,复似西江夜咏诗。
为欢几日忽分手,舣棹秦邮迟予久。
娱以千金秦女箫,饮我十日平原酒。
骊珠忽浮甓社湖,酒酣兴剧仍狂呼。
风雷半夜惊涛起,应是当年旧酒徒。
明浙江长兴人,字子舆,号龙湾,因读书天目山下,称天目山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官至江西左布政使。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称后七子。性好客,卒于官,人多哀之。有《青萝集》、《天目山人集》。
落落沧海客,高视翰墨林。
披褐登燕台,悲风吹我襟。
踯躅冠盖间,四顾营知音。
淫思构篇章,一一郢中吟。
交李道益广,救卢义何深。
中怀皎白日,末俗徒黄金。
妻子且不问,况乃腥腐侵。
食胆岂不苦,斯文故难任。
茫茫四海内,独用千古心。
不学蓬蒿士,悠悠空陆沉。
此物孕灵造,显晦洵有神。
寂寞汉魏后,乃复梃斯人。
矫矫秉孤尚,流俗谁相因。
直视千载前,识曲辨其真。
昌运幸中启,群英咸来臻。
玄夜升海日,昭灼开迷津。
众星何历历,周环随北辰。
遂令同心者,周旋若一身。
白日发高唱,青天气益振。
侧身望泰华,可以表嶙峋。
梁生南海彦,早岁握明珠。
滔荡秉大节,深湛思独殊。
献赋聊薄游,偶与同好俱。
杨榷得宜筌,清响奋天衢。
大雅一以振,巴人空滥竽。
浊世多局促,中怀惨不舒。
振衣谢尘网,逝将还旧庐。
增城与罗浮,仙人可等期。
伊余薄世恋,夙昔同玉趋。
安得凌风翼,与尔长相须。
吏部信玮杰,洞识一何早。
岩廊岂不逢,艺苑从所好。
佳时美游遨,清飙洒兰藻。
握手时髦前,论心感同调。
矩矱怀先民,努力肆探讨。
叹息白日驰,健翮凌风矫。
探珠万仞渊,倏忽得至宝。
伤彼击缶徒,悠悠亦空老。
首为金石盟,海内存此道。
时难交弥敦,岁寒共相保。
元美自名家,弱龄骋高步。
骀荡尚书省,深衷托词赋。
雅郑难为听,聋俗多所误。
寥寥韶濩音,师涓独早悟。
卓荦李中郎,携手即广路。
骐骥憙服骧,千里不反顾。
高歌送浮云,阴阳莽回互。
调笑天地间,焉知中所慕。
千载亦须臾,宁论贵与富。
惟有琼瑶篇,可以垂竹素。
滇南二月春风暖,处处阴浓青不断。
长条拂水雨新晴,短叶笼烟日始旦。
万镂千丝绕岸齐,飞花飞絮画桥西。
云来晻霭章台路,月落凄迷灞浐堤。
章台灞浐风光好,燕语莺啼惜春老。
无奈闺人怨别离,更令戍客伤怀抱。
成都才子玉堂仙,万里投荒年复年。
马上逢春多感慨,酒边对景倍流连。
韶华倏忽不相待,回首春光六十载。
惟有春光似昔时,楚雄山下烟如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