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帖

黻顿首再拜。后进邂逅长者于此,数厕坐末,款闻议论,下情慰忭慰忭。属以登舟,即径出关,以避交游出饯,遂末遑祇造舟次。其为瞻慕,曷胜下情?谨附便奉启,不宣。黻顿首再拜。知府大夫丈棨下。

形式:

诗词简介

米芾《知府帖》(又称《邂逅长者帖》》、《致知府大人尺牍》),为致知府大夫书札。

由“属以登舟,即径出关,以避交游出饯”,或即元祐二年去汴京东归时所作。元祐二年,米黻过甬上(今安徽宿县),六月南都舟中(南京、商丘)。居汴京保康门内,出则戴高檐帽,撤轿顶而坐,招摇过市,晁说之喻为鬼章。是年,以唐巾深衣语蜀党苏轼、苏辙、黄庭坚、蔡肇、李之仪、李公麟、晁补之、张耒、郑嘉会、秦观、陈虚碧、王钦臣、刘泾及圆通和尚雅集王诜私邸之西园。公麟作图,米黻为诗集作序。当时宋的政坛出现了洛党、蜀党、朔党这样的称呼。蜀党以苏轼为首,依附朔党的人最多,这时候熙宁、元丰两朝掌权的官员,都已经退休居闲散的官职,怨恨的情绪都浸入了骨髓,暗中在窥伺内争的嫌隙。

余以为米黻或许不想淌入政争,遂离汴出京,以避交游出饯。

高后垂帘时诏避父高遵甫讳,故文及甫但称文及。“府”字犯嫌名,乃缺笔避之。

此帖末签名形态与《苕溪诗》几同,“闻”字门部,亦与《苕溪》“兰”字相似,皆集颜行使然。但写时或略早。

评注

宋曹勋《松稳集》:“米襄阳此帖,尤是早年。若后此所书,则英风义概,笔迹过六朝远甚。然前人用意多推奖,若一颦笑、一言动可道者必誉之,足以激昂士风,皆归于厚。”

元钱逵跋:“右米南宫长者、明公二帖,刚健端庄之中,而有婀娜流丽之态。苏文忠公谓其超迈入神,评语不虚。”

收录诗词(330)

米芾(宋)

米芾简介

名或作黻。宋太原人,后徙襄阳,又徙丹徒。字元章,号鹿门居士、海岳外史,世称米襄阳。以恩补浛光尉,历知雍丘县、涟水军,以太常博士知无为军。徽宗时召为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举止怪异,有洁癖。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法得王献之笔意,尤工行草。画山水人物多以水墨点染,自名一家。有《宝晋英光集》、《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 · 咏茶

宋代-米芾

雅燕飞觞,清谈挥麈,使君高会群贤。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窗外炉烟自动,开瓶试、一品香泉。轻涛起,香生玉乳,雪溅紫瓯圆。

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座中客翻愁,酒醒歌阑。点上纱笼画烛,花骢弄、月影当轩。频相顾,馀欢未尽,欲去且留连。

形式:

甘露寺悼古

宋代-米芾

色改重重构,春归户户岚。

槎浮龙委骨,画失兽遗耽。

神护卫公塔,天留米老庵。

柏梁终厌胜,会副越人谈。

形式:

题南昌县君临偃竹

宋代-米芾

偃蹇宜如季,挥毫已逼翁。

卫书无曲妙,琰慧有遗工。

乍睹虬如物,初披飒有风。

顾藏维谨钥,化去或难穷。

形式:

山林堂

宋代-米芾

洗竹延清景,培松卫岁芳。

好峰多漾翠,嘉卉袭人香。

犀玉开书札,龙蛇起混茫。

微风北窗卧,真可上羲皇。

形式:

净名

宋代-米芾

山晚烟栖树,渔收鹭宿沙。

曲生初月魄,远淡满川霞。

依静家如寺,游频寺是家。

何须传大士,芰制著袈裟。

形式:

登栖灵塔

宋代-米芾

清露湿衣裳,心遐拉大荒。

想雷云上见,觉蚁蔀中藏。

地献山川秘,天开日月光。

太阿常耿介,未敢暂彷徨。

形式:

江皋晚望

宋代-米芾

柳外舣舟晚,醉馀双眼醒。

水光涵一气,星彩动圆灵。

炯炯月初上,翛翛风更泠。

远山横秀碧,淡墨说吾经。

形式:

和王彦舟

宋代-米芾

混尘慵走俗,陟巘喜非期。

漠漠江雨歇,溶溶春水时。

陶潜那寄傲,惠远更能诗。

吏自成稀阔,言归心尚迟。

形式:

扬州作

宋代-米芾

春风何索寞,带雪入扬州。

尚想遗钗雀,曾观上玉钩。

真同一梦觉,坐想十年游。

邂逅逢孙楚,酣歌慰滞留。

形式:

湖守林子中同游道场

宋代-米芾

宝刹触南箕,林幽石磴危。

云霞随履舄,魍魉避旌旗。

遐寓乘新兴,深寻据古诗。

洼尊勿置酒,沆瀣已盈卮。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