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香山寺老僧答

老僧何处来迎客,身无袈裟足无舄。

虽有弟子今流离,独向空山种麻麦。

先时长者布黄金,大师说法如来席。

浮图中霄天乐下,禅台雨花坐盈尺。

共道当朝少游幸,唯此祗园有恩泽。

彩丈晴连鹦鹉林,宫娥晚傍蟾蜍石。

侍从求看贝叶编,焚香再拜开琳碧。

我往能言西域文,珠函为取华严译。

自复悬灯香炉峰,君其问腊庭中柏。

何曾马绕招提鸣,未见沙门畜四兵。

突厥公然驰赤县,湖外秋风笳吹声。

犹疑穷谷岂遽至,已闻野哭尸纵横。

裹创被血窜榛棘,问之不答惨且惊。

须臾马驼蔽陵壑,三骑五骑擐长缨。

抨弓北岭饮南涧,骄气直欲凌欃枪。

一骑常驱百汉人,一人常联二骑行。

翻身仰射罘罳落,束茅纵火烧朱甍。

岂无卓锡笞其背,佛力不祐人心倾。

西堂北丘缘业恶,寺前荒冢遂峥嵘。

亦是官军入援急,匈奴飏去归其营。

匍匐渐从草莽出,昼伏夜走同狐鼪。

衣钵荡尽微躯在,性命真如飞鸟轻。

丈人岂愿闻丧乱,神州岂宜有战争。

故人更邀住庐岳,万乘垂衣右北平。

燕中耆旧寄书说,早晚单于和议成。

语罢空林转萧瑟,茫茫天地终何情。

形式:
收录诗词(1437)

李攀龙(明)

李攀龙简介

明山东历城人,字于鳞,号沧溟。少孤家贫,嗜诗歌,厌训诂之学,日读古书,里人目为狂生。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刑部广东司主事,擢陕西提学副使,累迁河南按察使。母丧,心痛病卒。官郎署时,与谢榛、吴维岳、梁有誉、王世贞称“五子”,又益以吴国伦、徐中行称“后七子”,而以攀龙、世贞为魁首,操海内文章之柄垂二十年。其持论诗不读盛唐以后人集,文不读西汉以后人作。攀龙有才力,诗以声调称,然古乐府似临摹帖,并无可观。文章失之模拟生涩,而效之者甚众。有《古今诗删》、《李沧溟集》。

相关古诗词

同皇甫缮部寒夜城南咏月

明朝-李攀龙

片月挂遥岑,层城曳素阴。

寒分宫树净,影落御沟深。

结冷悲羌笛,匀霜上捣砧。

西园芳宴后,白雪复谁吟?

形式:

赋得屏风

明朝-李攀龙

虚屏汉宫里,有女《白头吟》。

色倚琉璃怯,秋来湘水深。

欢情张画烛,愁坐掩清砧。

莫为苍蝇误,君王在上林。

形式:

送潘润父

明朝-李攀龙

摇落荒山道,君行日独深。

解装迎暮雨,秣马发秋林。

僮仆知乡泪,风尘见客心。

十年悲未遇,归卧㟙湖阴。

形式:

寄许殿卿

明朝-李攀龙

漠漠雨如沙,翩翩燕子斜。

官贫轻逆旅,乡远重携家。

昨夜怀人去,春风抚岁华。

独行临御水,问使到梅花。

形式:

十五夜谢山人同李明府见过得宵字

明朝-李攀龙

客有山中约,人来江上遥。

张灯传彩笔,换酒出金貂。

贫病看交好,文章慰寂寥。

天涯还此会,留醉驻春宵。

形式:

重别李户曹

明朝-李攀龙

旧游京陌满,何处珥貂行。

念子从王事,令人识宦情。

春风吹远别,芳草送孤征。

莫叹谋身拙,前贤重请缨。

形式:

秋夜

明朝-李攀龙

岂敢欹芳树,多时信转蓬。

乡心生夜雨,客病卧秋风。

大药三山外,浮名四海中。

自知成汗漫,还与众人同。

形式:

郊游

明朝-李攀龙

何为驱车马,终岁惨尘颜。

偶出城西寺,因看湖上山。

水流芳草外,人醉落花间。

复值岩耕客,春风荷筱还。

形式: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

明朝-李攀龙

缥渺真探白帝宫,三峰此日为谁雄。

苍龙半挂秦川雨,石马长嘶汉苑风。

地敞中原秋色尽,天开万里夕阳空。

平生突兀看人意,容尔深知造化功。

形式: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

明朝-李攀龙

衔杯昨日夏云过,愁向燕山送玉珂。

吴下诗名诸弟少,天涯宦迹左迁多。

人家夜雨黎阳树,客渡秋风瓠子河。

自有吕虔刀可赠,开州别驾岂蹉跎。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