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
寥朗无崖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原籍山东琅琊(今山东临沂),后迁居会稽(绍兴),写下《兰亭集序》,晚年隐居会稽下辖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何异人之挺发?精博善而含章。驰风门而兽据,浮碧水而龙骧。滴秋露而垂玉,摇春条而不长。飘飘远逝,浴天池而颉颃;翱翔弄翮,淩轻霄而接行。详其真体正作,高强劲实。方员穷金石之丽,纤麄尽凝脂之蜜。藏骨抱筋,含文包质。没没汩汩,若蒙氾之落银钩;耀耀晞晞,状扶桑之挂朝日。
或有飘飘骋巧,其若自然;包罗羽客,总括神仙。李氏韬光,类隐龙而怡情;王乔脱屣,欻飞凫而上征。或改变驻笔,破真成草,养德俨如,威而不猛。游丝断而还续,龙鸾群不诤。发指冠而皆裂,据纯钩而耿耿。忽瓜割兮互裂,复交结而成族。若长天之阵云,如倒松之卧谷。时滔滔而东注,户纽山兮暂塞。射雀目以施巧,拨长蛇兮尽力。草草眇眇,或连或绝。如花乱飞,遥空舞雪。时行时止,或卧或蹶,透嵩华兮不高,逾县壑兮非越。信能经天纬地,毗助王猷,耽之玩之,功积山丘。吁嗟秀逸,万代嘉休,显允哲人,于今鲜俦。共六合而俱永,与两曜而同流;郁高峰兮偃盖,如万岁兮千秋!
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