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沙门释惠皎自状其事云:永福寺一名孤山寺,在杭州钱塘湖心孤山上。石壁《法华经》在寺之中,始以元和十二年严休复为刺史时惠皎萌厥心,卒以长庆四年白居易为刺史时成厥事。上下其石六尺有五寸,短长其石五十七尺有六寸,座周于下,荩周于上,堂周于石,砌周于堂。凡买工凿经六万九千二百有五十,钱十经之数。经既讫,又成二石为二碑,其一碑,凡输钱于经者,由十而上,皆得名于碑,其输钱之贵者,若杭州刺史吏部郎中严休复、中书舍人杭州刺史白居易、刑部郎中湖州刺史崔元亮、刑部郎中睦州刺史韦文悟、处州刺史韦行立、衢州刺史张聿、御史中丞苏州刺史李谅、御史大夫越州刺史元稹、右司郎中处州刺史陈岵,九刺史之外,搢绅之由杭者,若宣慰使库部郎中知制诰贾餗以降,鲜不附于经石之列,必以输钱先后为次第,不以贵贱、老幼、多少为先后;其一碑,僧之徒思得声名人文其事以自广。予始以长庆二年相先帝无状,谴于同州,明年徙会稽,路出于杭。杭民竞相观睹,刺史白怪问之,皆曰:「非欲观宰相,荩欲观曩所闻之元白耳。」 由是僧之徒误以予为名声人,相与日夜攻刺史白乞予文。予观僧之徒所以经于石、文于碑,荩欲相与为不朽计,且欲自大其本术。今夫碑既文,经既石,而又九诸侯相率贡钱于所事,由近而言,亦可谓来异宗而成不朽矣;由远而言,则不知几万千岁而外,地与天相轧,阴与阳相荡,火与风相射,名与形相灭,则四海九州,皆大空中一微尘耳,又安知其朽与不朽哉?然而羊叔子识枯树中旧环,张僧繇世世为画师,历阳之气,至今为城郭,狗一叱而异世卒不可化,锻之子学数息则易成,此又性与物一相游,而终不能两相忘矣;又安知夫六万九千之文,刻石永永,因众性合成,独不能为千万劫含藏之不朽耶?由是思之,则僧之徒得计矣。至于佛书之妙奥,僧当为予言,予不当为僧言,况斯文止于纪石刻,故不及讲贯其义云。长庆四年四月十一日,浙江东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通议大夫、使持节、都督越州诸军事、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元稹记。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
老惜光阴甚,慵牵兴绪孤。
偶成投秘简,聊得泛平湖。
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画图。
旌旗遮屿浦,士女满闉闍。
似木吴儿劲,如花越女姝。
牛侬惊力直,蚕妾笑睢盱。
怪我携章甫,嘲人托鹧鸪。
闾阎随地胜,风俗与华殊。
跣足沿流妇,丫头避役奴。
雕题虽少有,鸡卜尚多巫。
乡味尤珍蛤,家神爱事乌。
舟船通海峤,田种绕城隅。
栉比千艘合,袈裟万顷铺。
亥茶阗小市,渔父隔深芦。
日脚斜穿浪,云根远曳蒲。
凝风花气度,新雨草芽苏。
粉坏梅辞萼,红含杏缀珠。
薅余秧渐长,烧后葑犹枯。
绿綟高悬柳,青钱密辫榆。
驯鸥眠浅濑,惊雉迸平芜。
水静王余见,山空谢豹呼。
燕狂捎蛱蝶,螟挂集蒲卢。
浅碧鹤新卵,深黄鹅嫩雏。
村扉以白板,寺壁耀赪糊。
禹庙才离郭,陈庄恰半途。
石帆何峭峣,龙瑞本萦纡。
穴为探符坼,潭因失箭刳。
堤形弯熨斗,峰势踊香炉。
幢盖迎三洞,烟霞贮一壶。
桃枝蟠复直,桑树亚还扶。
鳖解称从事,松堪作大夫。
荣光飘殿阁,虚籁合笙竽。
庭狎仙翁鹿,池游县令凫。
君心除健羡,扣寂入虚无。
冈踏翻星纪,章飞动帝枢。
东皇提白日,北斗下玄都。
骑吏裙皆紫,科车幰尽朱。
地侯鞭社伯,海若跨天吴。
雾喷雷公怒,烟扬灶鬼趋。
投壶怜玉女,噀饭笑麻姑。
果实经千岁,衣裳重六铢。
琼杯传素液,金匕进雕胡。
掌里承来露,柈中钓得鲈。
菌生悲局促,柯烂觉须臾。
稊米休言圣,醯鸡益伏愚。
鼓鼙催暝色,簪组缚微躯。
遂别真徒侣,还来世路衢。
题诗叹城郭,挥手谢妻孥。
幸有桃源近,全家肯去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