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侯脱兵戈,初逢春申渎。
悄步衢市间,揽袂不敢哭。
寻觅所栖舍,窜去同快犊。
岁积消息断,江海正翻覆。
传闻匿京师,下帘拥饘粥。
夙擅君平易,遂卖季主卜。
龌龊阅时人,鄙彼飞食肉。
隔腊笃行李,戢影钟山麓。
我亦携孥还,安砚溪上屋。
抱膝廓无侪,雨歇听剥啄。
被服故儒者,齿豁发如秃。
自言更忧患,冥悟发往牍。
姬孔图象微,抽绎满其腹。
著书列数卷,仓卒授写录。
起叹嘉所为,活国归自淑。
阨穷丛疚多,请事砭碌碌。
凉云烂天墟,拂几待卒读。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