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骨恋酣枕,飘魂尚轩轾。
衙鼓声逢逢,詟我雷霆锐。
已染梦中春,起历拨眼翳。
园卉气为昌,稍培乌鹊势。
高霄风爱云,丽旭耿在地。
嘉约寻廊亭,松梅不改位。
霜草故冬活,骤讶加葱翠。
生心成冷暖,幻景合天制。
就几紬吟腹,铢两校章句。
神鬼发其扃,零沈洒滂沛。
始如泛溟渤,帆楫各摇曳。
徐望三神山,跃据鸾鹤背。
下视微蠢蠢,欢呼杂诟谇。
药市亦有楦,乌头拥为帝。
荆山亦有璞,献者或遭刖。
及此逢太平,老味快儿戏。
烛烂尊罍闲,拈花冷馀思。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