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乡鹰窠顶,陡起东海边。
飞鸟到山止,东南水浮天。
常闻十月交,登临得奇观。
天文直角氐,日月行同躔。
凭高视倒景,长在寅卯间。
初生兆一魄,摩荡蛟龙渊。
须臾一线红,迸出白玉盘。
砉然劈作两,对射光相穿。
白者忽潜形,孤轮跃红丸。
是名为合璧,故事山僧传。
山僧老白头,岁岁居山巅。
目击凡几个,流传遍人寰。
嗟我与吾子,好奇结前缘。
足迹半九州,所到穷山川。
如何名胜地,近失耳目前。
昨闻大阮语,便思陟巑岏。
朝来复逡巡,相对亦可怜。
胜游无近远,人苦不得闲。
既闲或少伴,得伴长无钱。
乃知意兴豪,必及少壮年。
一慵百事废,岂独登山然。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