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扶阳之苗裔,汉唐以来称德门。
词章雕虫哂小技,枕葄六蓺培本根。
廿年寒毡冰雪拥,打头屋小如祇园。
诸生执业竞问难,辨舌欲拟悬河翻。
胸中空蕴经世略,手无斧柯谁与论。
侧闻秉铎泗州日,咨询疾苦行荒村。
州城久没洪泽水,民田大半居鱼鼋。
何人奏报水巳涸,庐井非故租额存。
一田两赋计亩算,遑恤闾左朝无飧。
一朝丈量诏书下,奏记上官叩九𨵽。
至今泗人口碑在,活我妇子释戴盆。
当时牧民者谁子,媕娿坐视徒声吞。
从来行道必有福,不于其身于后昆。
公馀下帷课子舍,亭亭玉立皆瑶琨。
五郎标格更绝俗,执卷雒诵无晨昏。
谁与传神在阿堵,须眉仿佛清而温。
少陵熟食示宗武,康成礼堂传益恩。
惜哉禄养生未及,展图涕泪空馀痕。
生晚恨不识公面,得交公子犹弟昆。
忍饥读经亦有志,废弃自叹古井眢。
愿从太史乞家法,五世教授众所尊。
只愁里中儿噍让,那不籯金遗子孙。
清江苏嘉定人,字晓徵,一字及之,号辛楣、竹汀居士。乾隆十九年进士,授编修,历官少詹事、广东学政。五十岁即回籍,历主钟山、娄东、紫阳书院讲席。精研经史、金石、文字、音韵、天算、舆地诸学,考史之功,号为清代第一。有《廿二史考异》、《十驾斋养新录》、《元史艺文志》、《元史氏族表》、《恒言录》、《疑年录》、《潜研堂集》等。
茶炉半枪始展叶,夜窗手点浮绿雪。
开门密霰已满庭,狂呼失喜冠缨绝。
轩辕忍寒肩辄耸,柴桑习懒腰愁折。
松枝插户压渐低,镫影摇空暗欲灭。
生涯碌碌风轮转,岁月堂堂电光掣。
频浮蓟北柏子樽,苦忆江南梅花缬。
停云远道空滞留,归梦残更付骚屑。
诘朝初旭雪半消,似有仍无只一瞥。
空中色相定何著,文殊师利犹多说。
便须参访不二门,顾我舌根钝于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