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 · 金陵寿史帅致道,时有版筑役

塞垣秋草。又报平安好。尊俎上,英雄表。金汤生气象,珠玉霏谈笑。春近也,梅花得似人难老。

莫惜金尊倒。凤诏看看到。留不住,江东小。从容帷幄去,整顿乾坤了。千百岁,从今尽是中书考。

形式:

诗词简介

《千秋岁·金陵寿史帅致道时有版筑役》是宋代爱国词人辛稼轩于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旧历十二月为即将离任的史致道祝寿所作。此词是一首寿词,描写富贵寿考、事业功名,既切合时势,又切合身份,以颇能体现性灵,堪称佳作。上阕着重为寿宴布景,下阕着重借寿宴说情。不但赞颂了史致道的功绩,还热切期望将领们挥军北伐,净扫强虏,恢复河山。

当时金陵是进图中原退保江浙的军事要地,史致道就处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职位上,同时史致道的德政也受到朝野人士的认可,因此一些官员和士人希望他能够有所作为,而一再地对史致道劝勉和称扬。辛稼轩时任建康通判,对史致道非常钦佩,尊敬有加。两人交往甚密,经常探讨富国强民,恢复中原的大计。辛稼轩在金陵与史致道交往而结下的深厚的友谊,在词坛一直传为佳话。

翻译

史致道守边有功,塞垣年年平安无事。写史致道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有“决胜尊俎之间”才能。史致道兴建“镇淮”、“饮虹”二桥,使金陵城防固若金汤,呈现出一派新气象。梅花有哀老的时候,而人并不像梅花那样易老,

劝史致道尽情饮酒,很快便会应诏入朝。史致道为治国之才,在江东地方千里,难以施展其才华。你回到朝廷,运筹惟帽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整顿乾坤,收复中原地区,把国家治理好。如果那样您将和唐代郭子仪一样,从今至老,永为贤相,千古流芳。

注释

“金陵寿史帅致道,时有版筑役”:四卷本甲集作“为金陵 史致道留守寿”,《花庵词选》作“建康寿史致道”。

史帅致道:史正志,字致道,江都(今江苏 江都县)人。宋高宗 绍兴二十一年(西元一一五一年)进士。曾上《恢复要览》五篇,并建议“无事都钱塘,有事幸建康”。乾道三年到六年(西元一一六七年到一一七〇年)任建康留守、建康知府兼沿江水军制置使兼提举学事。《乾隆·扬州志·卷二十八·人物门》:“史正志,字致道,绍兴二十一年进士。丞相陈康伯荐于朝,除枢密院编修。……高宗视师江上,上《恢复要览》五篇。车驾驻建康,言三国 六朝形势与今日不同,要当无事则都钱塘,有事则幸建康。诏下集议,从之。寻除司农寺丞。孝宗即位,除度支员外郎。后因论左帑南库西库窠名差互,忤时相,以散官谪永州,寻复原官。除右文殿修撰知静江府,未赴而罢。后归老姑苏,号吴门老圃。著有《建康志》、《菊谱》。”《景定建康志·卷十四·建炎以来年表》:“乾道三年九月二十四日,左朝奉郎充集英殿修撰史正志知府事,兼沿江水军制置使兼提举学事。乾道六年二月二十二日改知成都府。”

帅:宋制行政区分为路,路设安抚使司,称帅司、帅府。长官称安抚使或帅。多带经略使、马步军都总管兼衔,有节制兵马、赏罚命令、督理刑狱、察询民情、管理钱谷、兵器等权力。使司的治所为州、为府或军,州府的治所设长官叫知府、知州等,通常都是安抚使兼知府事。

版筑役:《景定建康志·卷十四·建炎以来年表·乾道四年记事》:“正志以蔡宽夫宅基创贡院,重建新亭、东冶亭、二水亭,移放生池于青溪,建青溪阁。”《景定建康窒·卷十四·建炎以来年表·乾道五年记事》:“正志重修镇淮桥、饮虹桥,上为大屋数十楹,极其壮丽,”《景定建康志·卷二十·城阙志一》:“建康府城……乾道五年,留守史正志因城坏复加修筑,增立女墙。”

“又报平安好”句: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植下》:“童子寺竹,卫公言:‘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此用以谓边境安然无事。

英雄表:英雄气概。宋·苏轼《张安道乐全堂》诗:“我公天与英雄表,龙章凤姿照鱼鸟。”

“珠玉霏谈笑”句:此为“笑谈霏珠玉”之倒置。用以赞扬史帅。《晋书·卷五十五·夏侯湛传》:“咳唾成珠玉,挥袂出风云。”《晋书·卷四十九·胡毋辅之传》:“胡毋辅之,字彦国,泰山 奉高人也。……与王澄、王敦、庾敱俱为太尉王衍所昵,号曰‘四友’。澄尝与人书曰:‘彦国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绝,诚为后进领袖也。’”唐·李白《妾薄命》:“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得似:怎似。

“莫惜金尊倒”句:北宋·蔡挺《喜迁莺·霜天秋晓》词:“太平也,且欢娱,不惜金尊频倒。”

看看:犹言“转眼”。

凤诏:天子的文告。古代皇帝的诏书要由中书省发,中书省在禁苑中凤凰池处,故称“凤凰诏”,又称“凤诏”。晋·陆翙《邺中记》:“石季龙(虎)与皇后在观上为诏书,五色纸著凤口中。凤既衔诏,侍人放数百丈绯绳,辘轳回转,凤凰飞下,谓之‘凤诏’。凤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画,脚皆用金。”唐·李商隐《梦令狐学士》诗:“右银台路雪三尺,凤诏裁成当直归。”

江东小:《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从容帷幄去”句:《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九·房琯传》:“赞曰:‘使琯遭时承平,从容帷幄,不失为名宰。’”宋·张孝祥《水调歌头·凯歌上刘恭父》:“闻道玺书频下,看即沙堤归去,帷幄且从容。”帷幄去,《花庵词选》作“帷幄里”;帷幄,指决策处。

“整顿乾坤了”句:杜甫《洗兵马》:“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

中书考:汉武帝置中书令,掌禁中书记,至唐以中书、尚书、门下为三省,其令长俱为宰相。《旧唐书·卷一百二十·郭子仪传》:“史臣裴垍曰:汾阳事上诚荩,临下宽厚,……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二十年。校中书令考二十有四。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哀荣终始,人道之盛,此无缺焉。”

收录诗词(791)

辛弃疾(宋)

辛弃疾简介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歴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歴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歴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干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干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1204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1207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郁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 · 登建康赏心亭

宋代-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形式:

破阵子 ·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形式:

青玉案 · 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形式:

祝英台近 · 晚春

宋代-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形式:

贺新郎 · 把酒长亭说

宋代-辛弃疾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形式:

贺新郎

宋代-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形式:

木兰花慢 · 滁州送范倅

宋代-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形式:

贺新郎 · 别茂嘉十二弟

宋代-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形式:

念奴娇 · 书东流村壁

宋代-辛弃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形式:

浪淘沙 · 山寺夜半闻钟

宋代-辛弃疾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