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钟鼓寒,楼阁暝,月照古桐金井。深院闭,小庭空,落花香露红。

烟柳重,春雾薄,灯背水窗高阁。闲倚户,暗沾衣,待郎郎不归。

形式:

诗词简介

《更漏子·钟鼓寒》是晚唐五代词人韦庄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写思妇怀人的小词,写女子终夜等待情人的情景。上片写夜间小庭楼阁的景色;下片按时间的推移描写凌晨春雾弥漫,继续用景语来烘托思妇的愁绪,最后才点出人物和情事。全词不着意刻画人物,而是寓情于景,含而不露。

翻译

钟鼓寒重,楼阁晦暗,月光照着金井边的古桐。深深的院落紧闭,小小的庭院空寂,落花沾着香露铺满了一地残红。

烟柳重重,春雾淡薄,在高阁临水的窗前,灯光就要渐渐熄灭,眼见天色就要亮了。她百无聊赖地倚靠着门户,眼泪暗暗地落下来沾湿了衣裳,她苦苦等待情郎归来,他却迟迟不归。

注释

更漏子:词牌名,双调四十六字,上下片各六句,两仄韵、两平韵。

钟鼓寒:传来的钟鼓声似乎带着寒气。

暝(míng):昏暗。

古桐:老桐。

金井:以铜为栏的井。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云:“梧桐落金井,一叶飞银床。”

灯背:意思是掩灯。

水窗:临水之窗。白居易《秋房夜》云:“水窗席冷未能卧,挑尽残灯秋夜长。”一作“小窗”。

暗沾衣:即暗中流泪沾湿衣服。

郎不归:一作“归未归”。

评注

清·陈廷焯《云韶集》卷一:“落花”五字,凄绝秀绝。结笔楚楚可怜。

收录诗词(380)

韦庄(唐)

韦庄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政治家,诗人。广明元年(880年)韦庄在长安应举,黄巢攻占长安以后,与弟妹失散,浪迹天涯。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阳写有长篇歌行《秦妇吟》。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进士,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乾宁四年(897年),李询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聘用他为判官。在四川时为王建掌书记,蜀开国制度皆庄所定,官至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武成三年(910年)八月,卒于成都花林坊。葬白沙之阳。谥文靖。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四)

唐朝-韦庄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形式:

台城

唐朝-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形式:

金陵图

唐朝-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形式:

章台夜思

唐朝-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形式:

菩萨蛮(其一)

唐朝-韦庄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形式:

菩萨蛮(其五)

唐朝-韦庄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形式:

菩萨蛮(其二)

唐朝-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形式:

庭前菊

唐朝-韦庄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形式:

思帝乡 · 春日游

唐朝-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形式:

菩萨蛮(其三)

唐朝-韦庄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