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江浙大府校进士试会疾止建安驿上后山东眺郡城作十二韵

青云建安郡,人物故钟秀。

承旭开芳树,凌虚列遥岫。

溪声涌夜长,石角吐秋瘦。

渔沙府图谶,仙室川浸溜。

征尘汩炎毒,服事弥奔奏。

淡淡鸿鹄举,苍苍鹰隼候。

山英茗在瀹,馆饭菰登豆。

勤渠相国谊,忝窃大夫后。

顾惟论贤能,奚取推寡陋。

吾欲敕五丁,雷电激宇宙。

疾飞移万壑,及此洗昏疚。

起为梅子真,南厓扫丹臼。

形式:
收录诗词(634)

范梈(元)

范梈简介

梈字亨父,一字德机,临江清江人。家贫早孤,刻苦为文章,人罕知者。年三十六,辞家北游,卖卜燕市。荐为左卫教授,迁翰林院编修官。出为岭海廉访司照磨,历转江西湖东,选充翰林应奉,改闽海道知事,移疾归。徙家新喻百丈山,天历二年,授湖南岭北廉访经历,亲老不赴。其明年以母丧哀毁卒,年五十九。德机癯然清寒,若不胜衣,而持身廉正。为文雄健,追慕先汉古诗,尤好为歌行,工近体,蔼然见忠臣孝子之情焉。吴文正尝以东汉诸君子拟之。人称文白先生。所著有《燕然稿》、《东方稿》、《海康稿》、《豫章稿》、《侯官稿》、《江夏稿》、《百丈稿》,总十二卷,揭曼硕序之。以为虞伯生称德机如唐临晋帖,则终未逼真。改评之曰:范德机诗如秋空行云,晴雷捲雨,纵横变化,出入无朕。又如空山道者,辟谷学仙。瘦骨崚嶒,神气自若。又如豪鹰掠野,独鹤叫群。四顾无人,一碧万里。差可彷佛耳。德机诗学庐陵,杨中伯允得其骨,郡人傅若金与砺得其神,皆有盛名于时。欧阳原功曰:宋东都时,黄太史号江西诗派。南渡后,杨廷秀好为新体。宋末,刘会孟出于庐陵,而诗又一变。我元延祐以来,弥文日盛,京师诸名公一去宋金季世之弊,而趋于雅正。于是西江之士,亦各弃其旧习焉。盖以德机与曼硕为之倡也。

相关古诗词

蕲州城下晚泊与土人语及西方事平有喜而作

元朝-范梈

野阔秋无际,天空夕始凉。

渔船下浦急,畬火入云长。

洲远怀鹦鹉,山危指凤凰。

戍人新敛甲,垂老幸时康。

形式:

黄州道中

元朝-范梈

径转山仍掩,沙移圃自成。

蒹葭连水白,杨柳荫门清。

无复论馀事,真堪了此生。

眼中陈仲子,九鼎一毫轻。

形式:

赠孙秀才

元朝-范梈

四海孙思邈,云礽复盛名。

白驹空谷远,黄鹤大江明。

子去何潇洒!

人知尽老成。

特来容贵近,次第取公卿。

形式:

舍前龙骨树

元朝-范梈

坞夷篱落见,谁种此江津?

结干多于叶,成阴迥不尘。

取材因恶刺,感事抚长身。

安得艰难际?

相从作四邻。

形式:

壬戌秋录囚晚行宁州道中追录

元朝-范梈

晓发高平镇,前旌路未分。

小桥烟外过,流水月中闻。

虎豹宜多隐,豺狼不可群。

居人敌炎暑,报有竹连云。

形式:

数日跋涉泥淖,至北山,始霁,暮经鄱阳湖

元朝-范梈

川路绕长林,岁穷千里心。

贾舟栖港迮,樵火出村深。

欲雪应消瘴,因风忽解阴。

转移足清景,难受客愁侵。

形式:

百丈山中夜坐,闻谨思将还,忆甲寅入南中,正此日也。十二月二十三日六首

元朝-范梈

近得雷州信,遥闻弟侄来。

江山淹远望,天地保疏材。

乡为鱼羹起,今宁马豆猜。

残年有心事,未定着寒灰。

形式:

百丈山中夜坐,闻谨思将还,忆甲寅入南中,正此日也。十二月二十三日六首

元朝-范梈

欲雪翻成雨,何天恰吝情。

似缘春在近,故与月争明。

谷树行行暝,川云冉冉轻。

往年当此夕,孤棹适南征。

形式:

百丈山中夜坐,闻谨思将还,忆甲寅入南中,正此日也。十二月二十三日六首

元朝-范梈

岁月嗟匏系,乾坤信梗浮。

蹉跎逐越鸟,迂阔问吴牛。

正道曾无弊,旁观各有由。

圣人如可起,吾欲诘东周。

形式:

百丈山中夜坐,闻谨思将还,忆甲寅入南中,正此日也。十二月二十三日六首

元朝-范梈

斜谷惊风合,空阶坠溜鸣。

灯昏时作晕,漏远不传更。

但得林间趣,何须谷口名。

是谁超物外,不用计浮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