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定惠院月夜偶出叠韵诗汪均之得其手稿墨迹二首共一纸纸残一角虞山钱宗伯补以细字叠东坡原韵

苏公手迹十四书,张丑藏经几晨夜。

蜡笺久作烟云空,粉泽谁看风雨下。

先生真放本精微,后人伪体徒奔泻。

一宝何期得双绝,四家顿使成三亚。

小乙钩疑汉女藏,大横箸向留侯借。

几行补作肥鸦栖,半角残随隙驹谢。

蝇头细跋得蒙叟,骥尾附名甘避舍。

况余书手同芽姜,使我品题惭杖蔗。

催诗闲受古人忙,得句喜过难韵怕。

汪君汪君慎守宝,富人若求君可骂。

形式:
收录诗词(23)

梅曾亮(清)

梅曾亮简介

清代散文家,字伯言,清江苏上元人。道光二年 (公元1822年)进士,官户部郎中。梅曾亮少喜骈文,与同邑管同交好,转攻古文。二人师事桐城派姚鼐,管同早卒,曾亮居京师二十馀年,承姚鼐馀势,文名颇盛,治古文者多从之问义法,有继主文坛之势。诗亦清秀。晚年主讲扬州书院。有《柏枧山房文集》。

相关古诗词

戏书

清代-梅曾亮

未可称居士,颓然已放翁。

诗惟标脚气,文不愈头风。

雄任来嘲客,褒无待约僮。

鸡毛三寸笔,何事反匆匆。

形式:

题容静止诗集

清代-梅曾亮

先师功业烂卿云,燕许常杨接世芬。

万里天山新乐府,三年人海故将军。

惭余西笑重投迹,喜子南归得论文。

终是丹青图画客,管城休策腐儒勋。

形式:

赠潘咨少伯

清代-梅曾亮

当年豪士客扶风,曾以乡兵占首功。

谈笑尚惊黄鹞子,行藏欲问白凫翁。

雨中裹饭勤深友,日下翻经折钜公。

莫讶元文难索解,应知并世有扬雄。

形式:

读东坡集有感

清代-梅曾亮

七载黄州已似家,又从儋耳度年华。

东坡有地聊栽竹,南海无人且看花。

白发瞿塘悲剑器,青衫湓浦泣琵琶。

飘零词客多哀怨,学道如公信有涯。

形式:

赠陈颂南

清代-梅曾亮

慰客车多似水流,左迁君自百无忧。

同官何意遭阎奉,直疏曾闻继道州。

若访石牛犹早计,且歌金马亦良谋。

书衔从此称光禄,谢鲍诗声让一头。

形式:

偶成寄仲卿彦勤两弟

清代-梅曾亮

柏枧村中有故墓,吾宗苦约返茅茨。

黄精药好愁难遇,苍耳林深恐见欺。

北阮家怜门户改,南阳阡冀子孙知。

飞桥一水千峰抱,记取他年谒墓时。

形式:

偶成寄仲卿彦勤两弟

清代-梅曾亮

百年寄圃冶城旁,旧德犹存绿野堂。

祖父艰难留树石,弟兄奔走隔壶觞。

极知饱啄宜山泽,又恐鸣号望稻粱。

空忆故园春色返,半千阁下又青杨。

形式:

赠邵位西移居

清代-梅曾亮

君别临安山水来,精庐应觉厌嚣埃。

偶然移宅当金碗,镇可藏书著玉杯。

深院无风能媚竹,小窗如画忽横梅。

漫言此是倪迂阁,却许诗人踏破苔。

形式:

寄姚春木

清代-梅曾亮

曾访夷门客大梁,更寻耆旧溯襄阳。

秋风昨已归张翰,前辈今谁过孝章。

家食若为三亩计,国闻曾备五车藏。

陈编亦有平生志,愧子逍遥一草堂。

形式:

监利王子寿去刑部主政归作诗寄之

清代-梅曾亮

君竟翩然返故居,题桥应笑拟高车。

宁编《荆楚岁时记》,不读司空城旦书。

词赋飞腾聊自喜,江山辽落兴何如。

怀人若问吴门卒,尚有诗狂未扫除。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