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 · 海经 · 海内西经

海内西南陬以北者。

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窫窳。帝乃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反缚两手与发,系之山上木。在开题西北。

大泽方百里,群鸟所生及所解。在雁门北。

雁门山,雁出其间。在氐国西。

高柳在代北。

后稷之葬,山水环之。在氐国西。

流黄酆氏之国,中方三百里;有涂四方,中有山。在后稷葬西。

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南入海,黑水之山。

东胡在大泽东。

夷人在东胡东。

貊国在汉水东北。地近于燕,灭之。

孟鸟在貊国东北。其鸟文赤、黄、青,东乡。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

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

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

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

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

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

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

开明西有凤皇、鸾鸟,皆戴蛇践蛇,膺有赤蛇。

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玗琪树、不死树。凤皇、鸾鸟皆戴瞂。又有离朱、木禾、柏树、甘水、圣木曼兑,一曰挺木牙交。

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

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

开明南有树鸟,六首;蛟、蝮、蛇、蜼、豹、鸟秩树,于表池树木,诵鸟、鶽、视肉。

形式:

诗词简介

《山海经·海内西经》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一篇散文,出自《山海经》,作者不详。

翻译

翻译:

  海内由西南角向北的国家地区、山丘河川依次如下。

贰负之臣曰危①,危与贰负杀窫窳②。帝乃梏之疏属之山③,桎其右足④,反缚两手与发,系之山上木。在开题西北。

  注解:

  ①贰负:神话传说中的天神,样子是人的脸面蛇的身子。

  ②窫窳:也是传说中的天神,原来的样子是人的脸面蛇的身子,后被贰负及其臣子杀死而化成上文所说的样子——龙头,野猫身,并且吃人。

  ③梏:古代木制的手铐。这里是械系、拘禁的意思。

  ④桎:古代拘系罪人两脚的刑具。

  翻译:

  贰负神的臣子叫危,危与贰负合伙杀死了窫窳神。天帝便把贰负拘禁在疏属山中,并给他的右脚戴上刑具,还用他自己的头发反绑上他的双手,拴在山上的大树下。这个地方在开题国的西北面。

大泽方百里,群鸟所生及所解。在雁门北。

  翻译:

  大泽方圆一百里,是各种禽鸟生卵孵化幼鸟和脱换羽毛的地方。大泽在雁门的北面。

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

  翻译:

  雁门山,是大雁冬去春来出入的地方。雁门山在高柳山的北面。

高柳在代北。

  翻译:

  高柳山在代地的北面。

后稷之葬,山水环之。在氐国西①。

  注解:

  ①氐国:就是上文所说的氐人国。

  翻译:

  后稷的葬地,有青山绿水环绕着它。后稷葬地在氐人国的西面。

流黄酆氏之国,中方三百里①,有涂四方②,中有山。在后稷葬西。

  注解:

  ①中:域中,即国内土地的意思。

  ②涂:通“途”。道路。

  翻译:

  流黄酆氏国,疆域有方圆三百里大小。有道路通向四方,中间有一座大山。流黄酆氏国在后稷葬地的西面。

流沙出钟山①,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②,西南入海,黑水之山。

  注解:

  ①流沙:沙子和水一起流行移动的一种自然现象。

  ②虚:大丘。即指山。

  翻译:

  流沙的发源地在钟山,向西流动而再朝南流过昆仑山,继续往西南流入大海,直到黑水山。

东胡在大泽东。

  翻译:

  东胡国在大泽的东面。

夷人在东胡东。

  翻译:

  夷人国在东胡国的东面。

貊国在汉水东北。地近于燕,灭之。

  翻译:

  貊国在汉水的东北面。它靠近燕国的边界,后来被燕国灭掉了。

孟鸟在貊国东北。其鸟文赤、黄、青,东乡①。

  注解:

  ①乡:通“向”

  翻译:

  孟鸟在貊国的东北面。这种鸟的羽毛花纹有红、黄、青三种颜色,向着东方。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①。上有木禾,长五寻②,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③。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④。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夷]羿莫能上冈之岩⑤。

  注解:

  ①仞:古代的八尺为一仞。

  ②寻:古代的八尺为一寻。

  ③槛:窗户下或长廊旁的栏杆。这里指井栏。

  ④百:并非实数,而是言其多。

  ⑤夷羿,即后羿,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善于射箭,曾经射掉九个太阳,射死毒蛇猛兽,为民除害。

  翻译:

  海内的昆仑山,屹立在西北方,是天帝在下方的都城。昆仑山,方圆八百里,高一万仞。山顶有一棵像大树似的稻谷,高达五寻,粗细需五人合抱。昆仑山的每一面有九眼井,每眼井都有用玉石制成的围栏。昆仑山的每一面有九道门,而每道门都有称作开明的神兽守卫着,是众多天神聚集的地方。众多天神聚集的地方是在八方山岩之间,赤水的岸边,不是具有像夷羿那样本领的人就不能攀上那些山冈岩石。

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西南流注南海厌火东]。

  翻译:

  赤水从昆仑山的东南角发源,然后流到昆仑山的东北方,又转向西南流而注到南海厌火国的东边。

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翻译:

  黄河水从昆仑山的东北角发源,然后流到昆仑山的北面,再折向西南流入渤海,又流出海外,就此向西而后往北流,一直流入大禹所疏导过的积石山。

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

  翻译:

  洋水、黑水从昆仑山的西北角发源,然后折向东方,朝东流去,再折向东北方,又朝南流入大海,直到羽民国的南面。

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

  翻译:

  弱水、青水从昆仑山的西南角发源,然后折向东方,朝北流去,再折向西南方,又流经毕方鸟所在地的东面。

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

  翻译:

  昆仑山的南面有一个深三百仞的渊潭。开明神兽的身子大小像老虎却长着九个脑袋,九个脑袋都是人一样的面孔,朝东立在昆仑山顶。

开明西有凤皇、鸾鸟,皆戴蛇践蛇,膺有赤蛇。

  翻译:

  开明神兽的西面有凤皇、鸾鸟栖息,都各自缠绕着蛇踩踏着蛇,胸前还有红色的蛇。

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玕琪树、不死树①,凤皇、鸾鸟皆戴瞂②,又有离朱、木禾、柏树、甘水、圣木曼兑③。一曰挺木牙交。

  注解:

  ①珠树:神话传说中的生长珍珠的树。文玉树:神话传说中的生长五彩美玉的树。玕琪树:神话传说中的生长红色玉石的树。不死树: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长生不死的树,人服食了它可也长寿不老。

  ②瞂:盾。

  ③离朱:即太阳里的踆乌,也叫三足乌。甘水:即古人所谓的醴泉,甜美的泉水。圣木曼兑:一种叫做曼兑的圣树,服食了它可使人圣明智慧。

  翻译:

  开明神兽的北面有视肉怪兽、珠树、文玉树、玕琪树、不死树,那里的凤皇、鸾鸟都戴着盾牌,还有三足乌、像树似的稻谷、柏树、甘水、圣木曼兑。另一种说法认为圣木曼兑叫做挺木牙交。

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①。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

  注解:

  ①距:通“拒”。抗拒。

  翻译:

  开明神兽的东面有巫师神医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他们围在窫窳的尸体周围,都手捧不死药来抵抗死气而要使他复活。这位窫窳,是蛇的身子人的面孔,被贰负和他的臣子危合伙杀死的。

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①。

  注解:

  ①琅玕树:传说这种树上结出的果实就是珠玉。

  翻译:

  有一种服常树,它上面有个长着三颗头的人,静静伺察着那就在附近的琅玕树。

开明南有树鸟,六首;蛟、蝮、蛇、蜼、豹、鸟秩树①,于表池树木②;诵鸟、鶽、视肉③。

  注解:

  ①蛟:像蛇的样子,但有四只脚,属于龙一类。蝮:大蛇。鸟秩树:不详何种树木。

  ②树:这里是动词,环绕着、排列着的意思。

  ③诵鸟:不详何种禽鸟。鶽:雕鹰。

  翻译:

  开明神兽的南面有种树鸟,长着六个脑袋;那里还有蛟龙、蝮蛇、长尾猿、豹子、鸟秩树,在水池四周环绕着树木而显得华美;那里还有诵鸟、鶽鸟、视肉怪兽。

收录诗词(579)

无名氏(周朝)

无名氏简介

相关古诗词

国风 · 秦风 · 蒹葭

周朝-无名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形式:

国风 · 周南 · 关雎

周朝-无名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形式:

小雅 · 鹤鸣

周朝-无名氏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形式:

国风 · 陈风 · 月出

周朝-无名氏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形式:

国风 · 郑风 · 女曰鸡鸣

周朝-无名氏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形式:

国风 · 邶风 · 击鼓

周朝-无名氏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形式:

国风 · 魏风 · 硕鼠

周朝-无名氏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形式:

国风 · 邶风 · 燕燕

周朝-无名氏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形式:

国风 · 卫风 · 木瓜

周朝-无名氏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形式:

国风 · 卫风 · 硕人

周朝-无名氏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