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梓漕李琮献甫寄馀甘

戎南烟瘴地,草木富嘉实。

名果盖数品,馀甘乃其一。

烂漫经暑雨,骈繁向秋日。

颗肥樱缀圆,肤嫩李带碧。

始尝犹馀木,酸涩固可斥。

稍味复土性,华池变琼液。

冷冽祛酒毒,香芬破茶癖。

岂徒杂肴核,自可名药石。

东蜀部刺史,江南夸声迹。

道与荆公合,诗为梅老敌。

边机属未靖,使指烦远适。

绝塞偶相值,慇勤为珍惜。

残菊雅趣尚,啖薤清宴逸。

分甘病漳守,筠筒手封羃。

三年官大道,襟抱尘土积。

语言变为市,风骚荡无迹。

开封命澡雪,一食至六七。

冰霜快口吻,尘坌并疏涤。

古意还五脏,清风生两腋。

与公始邂逅,一言甚畴昔。

生刍感厚意,香草慕前述。

人道成以友,直谅久无斁。

磨厉出锋刃,切磋至圭璧。

诤友本仁义,拂士忘疹疾。

或矫有所正,或投有所激。

始逆济以顺,始疏要以密。

物微可以兴,骚雅固采摭。

公行浩河汉,求效畎浍益。

不为小人腹,俗茹饫梨栗。

不作儿女口,甘滋事餂蜜。

庶几功名会,或在交际出。

相知虽意喻,欲报粗言息。

追继橄榄篇,惭无翰林笔。

形式:
收录诗词(275)

冯山(宋)

冯山简介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相关古诗词

偶成

宋代-冯山

长歌咏考槃,洒落正休官。

爱竹临溪倚,携书坐石看。

足烦犹解屦,发秃自忘冠。

愿为无多欲,持身到处安。

形式:

溪行

宋代-冯山

野景久不见,溪行如有逢。

长苔梳绿发,浅水卧青龙。

石出沙仍带,桥危柱半舂。

日攲犹下马,赤脚洗尘踪。

形式:

春闲

宋代-冯山

好景虽心赏,多情半睡降。

春声蜂绕屋,晴意鸟临窗。

渐老依花径,无机付酒缸。

人生求适性,何苦自枞枞。

形式:

即事二首

宋代-冯山

闭户尘缘息,忘机眼病除。

就闲因教子,临老更知书。

摆亚风前稻,婆娑雨后蔬。

穷中方得趣,门外已巾车。

形式:

即事二首

宋代-冯山

旧病花浮眼,衰容雪到眉。

风尘怜客久,筋力恨归迟。

所得真如梦,无厌固巳痴。

不知缘尽处,犹有几多时。

形式:

渔翁

宋代-冯山

短棹拨轻舟,风恬江上游。

机心重浪底,生计一钩头。

尽日不多得,中怀无寸忧。

夜深何处宿,孤屿笛声秋。

形式:

野涧

宋代-冯山

苍莽长江迥,纡回小涧幽。

势寻山脚转,声傍草根流。

暴雨沙汀涨,清风岸苇秋。

行行须到海,毋为曲湾留。

形式:

和鲜于顷秀才见题小轩

宋代-冯山

一室仅容拙,新年尤好闲。

翻书消白昼,隐几有青山。

人事少迎合,英流长往还。

此心犹有恨,半在史文间。

形式:

和蒲安行诚之见喜新受梓倅

宋代-冯山

故国连芳草,吾亲在白云。

荣归惭主父,虚语类终军。

剑阁虽吟恋,潼江亦喜闻。

惟愁良友别,分手复何云。

形式:

击瓯楼

宋代-冯山

石上辞人赋,城高古郡楼。

能将天外意,写尽曲中愁。

湘瑟曾谁听,巴江只自流。

倚栏吟月午,临下更迟留。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