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践飞瀑,峻岭九折通。
仙都豁然辟,峨峨桐柏宫。
神皋正平敞,圆抱千百弓。
一渡分三桥,四面环九峰。
岩峦谢险僻,云气何冲融。
金庭古洞碧,福地天光红。
司马暨杜吕,一一留仙踪。
玉笙栖子晋,丹灶居葛翁。
道书虽微茫,史传殊可宗。
所以俯仰间,神契孙兴公。
前台汲醴泉,西地逾卧龙。
境变五里外,琼台居悬空。
乃如巨壑底,孤塔高巃嵷。
上有一道士,茅笠无春冬。
麇䴥不敢到,魑魅无能逢。
毋乃青溪上,景纯昔所从。
其南夹双阙,阊阖来天风。
霞标出其间,倒影移西东。
何时明月夜,鸾凤鸣雍雍。
远人肯到此,气巳超凡庸。
缅怀老聃言,顺物守以冲。
讵必骖琅舆,真入云天中。
清江苏仪徵人,字伯元,号芸台。乾隆五十四年进士,授编修。道光间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历官所至以提倡学术振兴文教为自任。在史馆倡修《儒林传》、《文苑传》,在浙、粤等省,设诂经学堂和学海堂。生平著述甚富,兼工书,尤精篆隶。校刊《十三经注疏》、《文选楼丛书》,撰辑《经籍纂诂》、《积古斋钟鼎款识》、《两浙金石志》等,汇刻《学海堂经解》,自著有《研经室集》。老病致仕,卒谥文达。